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国》、《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内容简介

“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10)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含竹飘荡
    我们经常说“外国的月亮未必圆”,其实这背后代表的是我们的一种无知,一方面认为外国的任何事物都会有一种美好的状态,而真实体验后发现这种期望落空了。每个社会都会有其自身的问题,福山提到的社会资本消耗从而社会和谐指标下降是源自西方个人主义的过度发展,其实这样的鸿沟任何社会都广泛存在。世代差异引起的社会分裂恐怕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困局之一,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台湾反服贸运动,代沟从一个沟通上的障碍终归变成了撕裂社会的力量。福山是乐观的,他认为人类生来就拥有合作和共赢的协调基因,而这种基因总是会长期战胜自私与愚昧,可是问题在于这样的人类本性是否会被社会化。福山旁征博引了大量的跨学科材料来论证合作的起源,等级制的意义与网络技术对于社会资本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论述有些琐碎且无说服力。不过总体来说,还是颇具启发。2016-06-29
  • 岩井俊七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产生“大断裂”的原因显然不可能存在唯一的标准答案,必然是个多重因素综合后的“聚变”结果,比起结论,更吸引我的是对于结论的说理、论述过程和社会学层面的阐述,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体现很充分,比如讨论犯罪率,“社会异质性”可能应该算是美其名曰,有时候可能仅仅只是定义或者标准的变化,而所谓的道德滑坡,可能也与“不以自己的标准审判别人的价值观重新定义偏离/规范”相关,社会资本/黏度不一定是下降,而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关于亚洲例外论,“日本卫生部门的官员使出浑身解数让避孕药品的合法化拖后了三十余年”,荷兰动物园黑猩猩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斗争很是值得来看看;结合这两天的两性争论,这本书分数较低原因之一是否是观点阐述过于赤裸裸,激怒了某些同志呃2020-03-24
  • 与影牵手
    ★★★☆许多观点现在看来依旧有用,熟悉的很。2016-01-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