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乔治・索尔特(George Solt,1977—)

内容简介

从舶来品到国民料理,从劳动人民的主食到风靡全球的日本标签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2000年后的拉面潮正好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贸易战达到高峰的十年之后。日美两国当年的争端源自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感到不满,不过这样的情势又因为20世纪最后十年和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美国经济复苏而淡去。美国大众媒体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欣赏起日本的流行文化,而不像过去只是关注经济与高级文化,在这一转变之下,日本慢慢褪去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动物”形象,成为与西欧齐名的时尚与文化趋势的摇篮。20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美国的年轻族群在日本流行文化的影响下成长,像插画艺术(《千与千寻》《神奇宝贝》等动画)、服饰品牌(BAPE、优衣库等)、饮食(松久信幸的“Nobu餐厅”“Koi”餐厅),皆为拉面在纽约与洛杉矶这样的美国大城市中普及做出了贡献。通过这样的出口与全球化,拉面超越了国界2022-03-01
  • 韧勉
    中国美食的方便形式、美国战后倾销的小麦生意,以及欧美文化侵袭,外加日本需要民族经济振兴,每一种新构成都巩固了拉面在日本流行文化、年轻群体与国家认同方面的指标性地位,逐步而有效地重新塑造何为“日本”真正重要的物件或习惯的表象深植于国家文化传统中的某种元素。拉面作为象征,成为了爱国主义、经济主义与美学主义特质为主的隐喻,这样的转变使得日本60年代的日常生活要素成为重新定义国家形象的泉源,而新的“日本”只与生活方式和品位有关,由此晋升为日本工人阶层的主食,最后成为代表日本传统的手作精神、复古审美与小规模制作结合的“慢食”象征。2022-02-28
  • 伦2008
    这本书讲述了来源于中国的拉面在日本的变迁历史。中华制作、美国原料共同构成了日本的拉面。由于拉面在日本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它甚至被赋予了一种国家特征,同时也成为了流行的符号,漂洋过海直达西方。2022-02-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