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专研晚清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内容简介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本书所涉及的,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内容跨度百余年,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阐释晚清君主的早朝、召见活动时君臣的互动、中枢机构的运作、皇帝如何批示文书、官场的机密通信,尝试从制度的视角,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包括辛酉政变、皇族内阁、清帝退位、辛亥革命前后的政权继承,也勾勒了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驻美公使陈兰彬、驻英公使汪大燮、风云人物康有为、外交总长陆徵祥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表现,揭示这些人所熟悉的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iberius
    之前在书店摸到过,小开本讨喜,内容也很吸引人,翻了几页就有兴致继续读下去,不论是兴论还是行文都对普通读者非常友好。尤其有意思的是这部书的结构安排,从乾清门到巴黎和会现场,从内政到外交,转圜似乎不落痕迹;作者通过人事牵扯出一张编织细密的网络,将这一个个主题纳入其中。从各文小标题——原始史料中的寥寥数语,也可以看出作者长于提炼。后半部分论及的历史人物,在近代史课上已是耳熟能详,但汪大燮的窘迫对外交官待遇的改善,陆徵祥拒签背后的心路历程,如此等等,皆所未闻,读来直觉精彩。2020-12-11
  • 独孤明
    勘误一则:《“阅后即付丙”—军机章京的秘密通信》一文载“……总理衙门与外国公使达成西礼觐见的共识。1874年7月,同治帝在西苑紫光阁接见外国使节”云云(第92页)。按,根据前后文及次页插图判断,此处所指应为外使(日、俄、美、英、法、荷六国公使)首次以西礼(立礼)觐见中国皇帝,时在同治十二年六月初五日(1873年6月29日),如此则所系时间有误。2020-08-16
  • 晓林子悦
    文笔简洁,有料,资讯有意思,比如,使馆的经济账。以及垂帘听政、戊戌变法等史事的诸多细节。说到晚清腐败,提及广东盛行“闱博”,拿科举作赌注,真想的出花头,而清廷为了募捐,竟然也容许这种引致造假、动摇国本的事情。2020-08-1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