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汪曾祺既不是达官贵人,又不是商贾巨富,因此所食、所喜的多是地方风味和民间小食,他谈萝卜、豆腐,讲韭菜花、手把肉,皆是娓娓道来,从容闲适;读的人则津津有味,满嘴噙香。汪曾祺在《葵・薤》里说,自己小时候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怡阿谁”时,尽管他“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想见汪曾祺老人也是多愁善感,性情中人,遇事有激情,有感动,有愤慨。

但汪曾祺并不止于见花流泪,感别伤心,而是追根究底,想要弄明白葵到底是什么物种,他从《毛诗品物图考》追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恰巧在武昌见到了古书中的葵―――冬苋菜,终于放下了一件心事,总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当然,汪曾祺的心思可不仅仅在考古,而自有深意,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一尝”,“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中国人讲究寓教于乐,汪曾祺也不例外,在其他几篇谈美食例如《吃食与文学》的文章里,他犹如邻家老妪,絮絮叨叨地讲自己的创作观点和人生感悟,可是你竟然一点也不讨厌他,反而觉得他是一个挺可爱的小老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待注销]
    忙里偷闲。汪老谈吃比不上他的小说,文笔散乱,寄托也过于刻意,只能算凡品;就见识来说也比不上唐鲁孙和梁实秋那种富贵大方、上下遍尝。两个梗:两个女生去重庆吃辣吃怕了,去吃汤圆也先喊一声不要辣;江 青一辈子讲过唯一一句“正确”的话是“小萝卜削皮真是煞风景”。2013-07-03
  • Daneestone
    創新要在色香味上下功夫,現在的創新菜卻多在形上下功夫。“豆腐點得比較老的,為北豆腐。聽說張家口地區有一個堡裡的豆腐能用秤鈎鈎起來,扛著秤杆走十幾裡路。這是豆腐麼?”看得笑死我了。“講“北京的豆腐腦過去澆羊肉口蘑渣熬成的鹵,羊肉是好羊肉,口蘑渣是碎黑片蘑,還要加一勺蒜泥水。”可惜已經失傳了。“煮幹絲沒有什麼訣竅,什麼鮮東西都可往裡擱;” “不厭濃厚。”“上桌前要放細切的姜絲,要嫩姜。”這是很講究的。手把肉“天下第一”,“無與倫比”。蒙古話“不達一的”就是要吃的,“莫哈一的”就是要吃肉。“羊肉越嫩越好,蒙古人認為煮久了的羊肉不好消化,誠然誠然。” 拔絲羊尾,咬破脆殼,一包清水,油已經化了。“這東西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為太好吃了!”為這句,當浮一大白。陰歷九月,上膘才肥,可以去“貼”2012-03-03
  • 老泰瑞
    汪老简直是骨灰级吃货啊,研究得好精深,当然更重要的是文字的清新,而且经常在书里给他老家软植旅游广告。 (∩_∩) 2015-04-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