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发现了一个人们所知甚少、缺乏研究的现象:中国的女阿訇和妇女管理的清真女寺。

围绕女寺和宗教、政治、性别身份的讨论,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需慎重对待的问题。相关讨论的意义超越了中国穆斯林社区。因此,《中国清真女寺史》最多的贡献或许是,在国际女性主义学者的理论探讨中,加入了中国穆斯林妇女的声音。

作者开拓了一个硕果累累的研究领域,写出了一本将引起性别研究学者、从事当代中国伊斯兰世界研究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相当大兴趣的著作。

―――(英)牛津大学 劳拉·纽伯(Dr. Laura Newby)

书籍目录:

目 次

前言

导论

第一部分 边缘的记忆

第一章 学者的观点:伊斯兰信仰、创新和女性主义建构

第二章 女性宗教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 女性宗教文化的发展

第四章 改革与挑战:女学女寺的数量与变化

第二部分 女寺、女阿訇及女性宗教文化

第五章 身心洁净

第六章 阿拉戒命之路

第七章 从依附到独立

第三部分 要求天园

第八章 阿拉与现代性

第九章 羞体

第十章 女性的火狱

第四部分 社区、选择和平等皈依

第十一章 阿依莎:皈依叙述和集体生存

第十二章 生活见证

结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Tayadawahkugh
    半夜想到一个选题,爬起来下载了这本书。一个社会学研究者加一个西方女权主义学者共同阐释穆斯林女学,实在是一言难尽。但是,里面的有些案例还是很有趣,尤其是水智英的婆婆,女中豪杰,太古怪,太可爱了。2019-07-10
  • Ba1dp
    真正讨论女寺的章节并不多,反而涉及中国回族穆斯林女性的方方面面。第六七两章的方法论很有年代感,Jaschok写的几章里都有很有意思的细节:杜Akhoond通过戴头巾来展示面对男性的道德优越感,从而挑战父权制权威,这比Saba Mahmood的划时代作品Politics of Piety还早了四年出版;还有女性利用国家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来挑战封建男性权威;另外哈尔滨女性讨论真主无性别因而女性不需要借助男性的中介也令人印象深刻,可惜作者都没有详细展开。// 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女性从家庭和生产劳动中解放后,开始为自己的后世思考,从而积极参与宗教活动,我家乡的女性佛教活动也是如此。2021-02-16
  • Jalila
    补个星,伊斯兰教与性别研究的经典之作2016-12-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