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霍金、阿西莫夫钦佩的科普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卡尔·萨根历时三年精心创作

BBC盛赞:20多年后,仍没有一本天文类书籍,甚至是一本科学类的书籍,能与《宇宙》的雄辩和对知识的广泛涉猎相提并论。

宇宙一直是这个样子,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我们生于宇宙,我们的命运也与宇宙深切交织在一起。最基本的和最细微的人类事物都可以溯源至宇宙和它的开端。《宇宙》就致力于在宇宙视角对人类的探索。

《宇宙》一书中容易被忽视,但同时可能也是它对人类文化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在传统科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和地理学之间进行了成功的“异花授粉”。分别独立来看,这些领域每一个都是高深的,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当放到一处——《宇宙》把它们编织成一张洞悉我们在宇宙中位置的挂毯——它们的毗邻并列就变得显著而不可磨灭。《宇宙》将科学话题与其他传统研究领域例如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学和哲学穿插交织,阐明了读者为什么和如何拥抱科学与文化相关的所有途径。

卡尔所写的每一件事,《宇宙》中涉及的科学基础都坚实牢固,当作者深入某个特殊领域时,都会举起红色的夸张的旗帜来警示。(37年后,卡尔对地球上各种事件的猜测都令人惊讶地成为真实的预言,从地球天气变化,到海盗号着陆器在火星上的模糊发现,到他梦想的可能在等待我们的土卫六。)

《宇宙》的成功也反映出我们对自身在宇宙中所处位置的极大好奇,以及从理性、人文、感性的角度渴望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在《宇宙》一书中,你永远不会感到科学边际的局限。科技的边际时时更新,但你关注的已不再是科技的边际,而是史诗般的科学探究对地球、对人类、对你自己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已经脱离了时间、地点的束缚,对任何一代都适用。

科学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进程,永远没有终点。不存在任何终极真理,能够在获得之后就不必进行任何科学追求。正因如此,世界才如此有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PhilTräumer
    很好的科普,非常多大众都应该知道的科学知识,很棒的文笔,同时充满着人文关怀,最后一章写得太好了。萨根在开篇和结尾都对以亚历山大图书馆为代表的灿烂文明赞不绝口,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前景充满期待,也对人类自身的弱点所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表担忧。人类要能够加入到宇宙大家庭中去,首先需要了解自身实现自身,并“从整个宇宙的视角看待问题”,“我们是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宇宙局部的体现”。2020-10-07
  • timeregister
    很好的探索宇宙奥秘的科普书。更难得的是作者洒向人间都是爱,满满的人文关怀。其中有句话深有感触,“当背景足够广阔时,人们的目标就会相同”。当我们将视野扩展到整个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之时,当人类可能面临共同的星际挑战之时,当毁灭的命运也许是大概率事件之时,人类或许才有可能停止攻讦与残杀,避免自我毁灭,寻求到和平相处的方式,彻底重建经济、政治、社会和宗教信仰等等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萨根的科普著作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启蒙,科学与启蒙原本就密不可分啊。2018-04-23
  • H~
    上一份工的最后一个月读完这本,完美句点。扣一星是因为同名纪录片比书好懂。抽大麻的Carl sagan是学术界的Elon musk。文学软弱的时候,向物理寻求力量吧。2018-02-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