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60年5月,纳粹战犯、“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捕。随后,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其进行了一场全球瞩目的审判。在世界面对种族灭绝这一仍在持续的行为并思考幸存者命运的时候,这场审判成为全世界司法程序的试金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法律和道德框架,使我们能够直视“恶”的问题。著名历史学家利普斯塔特详述了艾希曼审判的过程,并对汉娜·阿伦特等哲学家在犹太人大屠杀方面的学术研究进行了补充论证,深入分析了大屠杀幸存者的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艾希曼审判》结合了历史视角和当代紧迫性,在叙述中注入了扣人心弦的情节。

德博拉·E.利普斯塔特(Deborah E.Lipstadt,1947—),美国历史学家,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的顾问,自1993年起任教于埃默里大学现代犹太历史与大屠杀研究专业,2021年被提名为“美国管控与打击反犹主义特使”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否认大屠杀》(1993)、《审判史:与大屠杀否认者同庭之日》(2005)、《艾希曼审判》(2011)和《反犹主义:此时此地》(2019)。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脱离了高级趣味
    了无新意,不值一读,虽然不算渣。2023-03-04
  • 豆芽菜籽子
    对于阿伦特的“平庸之恶”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2023-01-06
  • 横转中子星
    之前阅读并观看过一些关于艾希曼审判的一些材料,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其被抓走的经历(感觉和绑架没什么差异)以及审判的结果出来之后外界的反映(只是执行NC命令还是源于内心之恶)。随着1962.5.31的处决之后,这件事看起来是告一段落,实则对于相关国家产生深刻的影响。以色列经此一事,其国际影响力也有提高(或者是没人想惹这个“中东大地雷”)而美国也在1979年建立美国大屠杀纪念委员会(可能是有美国犹太银行家的支持),这个组织既资助相关学者(作者应该也受其资助或至少有联系)也为审判那些NC余老提供帮助。而作者在本书之中所表述的内容其中一部分就是针对“大屠杀”这一条线进行分析。可以说,作者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此事的另一个视角。犹太人找到自己的“应许之地”,在摩西的引导下,又会在当今世界走向何方?2023-01-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