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793年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到访中国,这次出使在历史上最大的争论是:英国使者有没有向乾隆皇帝下跪磕头?…… 《停滞的帝国》作者佩雷菲特从世界史的角度,将此次出使作为东方与西方的首次撞击来考察,于是,视野开阔了,可供思考的素材也就相应丰富起来。

在作者眼中,这次英国人的出使实质意味着当时的“天下唯一的文明国家 ”面对“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停滞的帝国》以详实的史实,有趣的细节,精彩的笔致,揭示中西文明巨大差异和冲突。

二百年前,大英帝国从给乾隆祝寿为名向中国派出了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英国此举意图同清政府谈判以改善两国的贸易,而中国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与政治观念不同,认为英国里仰慕中华文明才遣使臣远涉重洋为皇上祝寿的,这场聋子之对话尚未开始就注定失败了。学术界争论已久的马戛尔尼觐见时是否下跪的问题并不单纯是一场礼仪之争,而是两种文明的撞击,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法国作家阿兰·佩雷菲特先生就这一主题在1989年5月出版了《停滞的帝国》一书。《停滞的帝国》一出版就进入畅销书行列,半年内就售出了20万册。


阿兰·佩雷菲特,生于1925年。法兰西学院院士,学者,法国《费加罗报》编辑委员会主席,曾担任过七任部长,在法国政治界和学术界都颇有影响,属于法国传统上博学多才、思想敏锐、视野广阔的一类知识分子。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颓废青年小太爷
    新年的第一本书,历史不能假设,但是我相信即便是如书中所说,乾隆真的和马戛尔尼握手,历史也不会被改写,因为资本主义要的到底是市场,一个可以盈利的市场。不过外国人写中国最能引起我的兴趣,因为跳出自己的背景看自己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P.S.乾隆和和珅隐隐的基情真把我看尿了2013-01-03
  • 推你一把
    详实到令人无聊的资料引用,然而却因此让我们得以窥见国民性丑态和高傲引致的停滞。以前历史课上,教师会略提一下英国使团在乾隆面前是单膝下跪的,其他则略去不提,在民族高傲感的驱使下,我们会以为这是英人欺侮,异族统治则让我们以为这是鞑靼祸患,而忽略了自身在这场浩劫之中负有的责任。我们的血穿过了2400年,穿过了清朝的屈辱、民国的尝试和共和国的苦难,到现在仍然充满天朝上国的高傲。说谎、偷盗、贿赂、人情练达、好听恭维、防民甚于防川、崇古,这永远的换汤不换药,不要说百年的苦难和浮沉让国民性改变了什么。2015-08-30
  • 似乎又
    对各自胡乱想象,各自的“小算盘”,驴唇不对马嘴的相互揣测表面上看是贸易、国家利益之争,实际是各自在维护自己的作为中国人或英国人的身份优越感。2015-08-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