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食物的未来》以全球性的视角,生动地解释了世界范围内食物供应正在发生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模型显示,全球性的食物生产将在未来的85年里每10年以2-6个百分点下降,原因是干旱、炎热与洪水。水资源也将出现危机。同时,世界人口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90亿。获奖记者阿曼达·利特尔教授,花费3年时间,走访十几个国家的食品生产企业,寻求为解决这一困境,全球正在进行的尝试。她的旅程从威斯康辛州的果园,到中国上海的有机农场,从挪威的三文鱼养殖场到埃塞俄比亚备受饥荒困扰的地区。

重塑全球粮食系统的竞赛已经开始,我们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解决现有的工业化农业问题,又要为未来的压力做好准备。通过对农民、科学家、工程师和社会活动人士的采访,利特尔讲述了人类食品生产创新的动人故事,记录了那些在更大范围内重新定义可持续农业的努力。

在作者的访谈对象中,有从事小型永续农业的农民,有跨国食品公司的管理者,有研究古代超级食品的植物学家,等等。她到过一些看似与食品的未来无关实则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地方,比如加州污水处理厂、美国陆军实验室,以及孟买的季凤云中。

通过这些走访,利特尔提出疑问:转基因生物对环境有利吗?我们正面临动物肉类食品的终结吗?怎样消除农业中的有害物质?如何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干净的、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供应?

利特尔发现并分享了对气候变化威胁的深层理解,并对过去的经验和人类的智慧感到敬畏和乐观。《未来吃什么》也将改变读者对食物的思考方式——对更智能的食物生产方式的思考,对食物资源的思考。


[美]阿曼达·利特尔(Amanda Little),范德比尔特大学新闻学与科学写作专业教授。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连线》《彭博商业周刊》等出版物上发表了大量关于能源、技术和环境的文章。她历时三年,走访了十余个国家写成《未来吃什么》。她和丈夫、孩子住在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

蒋怡颖,硕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曾赴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公派留学,曾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翻译处工作,回国后创立文化传播公司,兼作英语笔译和口译。已出版译著《酒鬼与圣徒》。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谢小漫
    未来农业,未来食品,当前的发展,基因编辑。2023-06-07
  • 那小海
    我们了解和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仍然无能为力。我们吃着深加工食品,听着一个个骗术,看着过度肥胖或者营养不良的人,深知我们吃的代糖可能致癌,我们吃的转基因到底对身体好还是不好,全凭“专家”分析解读,我们看着环境越来越差,全球变暖,极端气候,我们吃的鱼虾里面有多少有毒含量,我们吃着大量零食,我们吃着包装食品,我们仍然吃着牛肉,而牛肉的碳足迹如此之高,我们吃着面包汉堡包奶茶火锅,我们现在能吃到纯粹的毫无添加的食品吗?完全不可能。即使自己种,土壤也不再是纯粹的土壤。我们能改变什么?不能。2023-08-15
  • 木木夕
    由于是采访性调查报告,一些观点受到被访者的影响难免偏颇,尤其是有机食品和肉食问题,印象深刻的是有机食品因为昂贵,所以卖相不够好的就都被丢弃,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公司在我国并不长久,以及美国人真的是靠经济剥削别国人好日子过多了,长得不好看的农产品都丢弃、保质期还有一周以上的商品也丢弃,是没有人买减价商品吗?想起了前两天听书里的日本便利店,明明卖不掉还要让连锁店订购更多量,而且不许临期打折,因为会降低产品内在价值,怕人家以后只买打折的,然后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部丢掉。包括有机食品包括替代肉都有同样的问题,就是价格得下来,一边卖得贵一边还希望更多人吃那是不现实的。欧美的环保主义者感觉已经有点疯魔了,除了喊口号做的都是不环保的事,作者大多数观点还是很好的,也没有太偏激激进,还是有人需要考虑并讨论这些问题的2023-07-0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