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包法利夫人》于1856—1857年间在《巴黎杂志》上连载,轰动文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司法当局对作者提起公诉,指控小说“伤风败俗、亵渎宗教”,并传唤作者到庭受审,最终以“宣判无罪”收场,而隐居乡野、籍籍无名的作者从此奠定了自己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曾有人问福楼拜,谁是包法利夫人的原型,他答道:“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

福楼拜(1821—1880)

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圣·安东尼的诱惑》《纯朴的心》等。

李健吾(1906—1982)

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山西运城人。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1931年赴法国留学,1933年回国。曾在暨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工作。创作剧作近五十部,小说、评论集多部;著有《福楼拜评传》《司汤达研究》《莫里哀的喜剧》等专著与专论;翻译莫里哀、高尔基、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的戏剧多部,以及巴尔扎克、司汤达、缪塞等人的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藤萝月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爱玛爱虚荣又爱幻想,生命唯一的意义附丽于玫瑰色的爱情里,但是在唯利是图的社会,试图用极为飘渺的爱情反抗平庸卑琐的生活注定只会失败。但是看到结局,卑鄙者和加害者荣华加身,包法利一家境况凄凉,唯有叹息。喜欢福楼拜的风格,极为冷静的叙述和极为精到的描写但又蕴含极为深厚的情感,像冷静收敛版的巴尔扎克。翻译很好。2022-07-21
  • 谭边
    不是在追求爱情,是在追求幻觉,幻觉当然是不存在的时候是最好的。2022-07-29
  • 海蒙
    爱玛一直被对爱情的幻想推着走,她是一个很美好的人,被债务逼的走投无路的时候,她身上迸发出来的果决勇气,如果一早就能发挥出来,她的命运或许就是另一番光景。想要美好生活和理想爱情,这是人之常情,爱玛被三流爱情小说迷惑,被上流社会的奢华享受诱惑,一步步往欲望深渊坠落。如果她安于现状,压抑自我,那还是她吗?那样的人生她会觉得值得吗?心比天高,把心往地上拉扯还是把命往天上抛掷,这可能是个终极问题。在爱玛身上有我们的影子,终于懂得为什么福楼拜说,包法利夫人,就是他。2020-06-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