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毕业时,她对未来的职业规划非常模糊;硕士读了两年,还是找不到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只好继续读博士;再后来,她去了美国。本该搞点洋玩意,却在“荒郊野岭”的非典型资本主义乡村种了半年地。就是这段“另类洋插队”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下定决心,做一个农夫,或者是帮助农夫的人。因为健康农业是一个值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的“职业”,而农夫则是让这种健康事业维持下去的执行者。

现在,从“小毛驴市民农园”转战“分享收获”的她,被称为“城市新农夫”。

这是一本“城市新农夫”的成长日记,也是中国农业新实践的范本。


石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毕业,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全国健康家庭联盟健康传播大使。研究方向:可持续农业和公平贸易,国内第一位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创办者和负责人之一。目前负责的新项目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坊村的“分享收获”。中国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推动者。至今发表过20余篇有关农村发展的论文,多次参与国内国际相关领域会议,并翻译了三部相关著作《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日本的永续农业》、《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指导手册》、《慢钱》。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糖块儿
    2015.04.27 书非借不能读也,用2小时读完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我在美国当农民》。书很新,没有折痕,貌似我是它的第一个读者。温铁军作《生态农业与环保农村》序。作者石嫣是温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中国第一个公费去美国务农的学生。有几个理念可记,如CSA(社区支持农业),Buy local,buy fresh(食在当地,食在当季),Organic is life(有机就是生活/生命)。"洋插队"作者说,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永续农业,可持续农业,……讲的都是一个道理——我们要吃健康的食物,同时还要让这种健康可持续。2018-09-30
  • 二炮
    石嫣的有机农业乡土实验是我们每个现代社会中人所最为关注,不过同时也是最不愿意亲身涉足的事业。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我们这个国家距离文明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是体现在文化和理念层面。比如CSA所倡导社区农业所必需的邻里信任,比如知情权之于现代社会个人的重大意义。除此之外,更加触动我的是作者无处不在的对自然、对社会、对动物、对每一个个人所抱有的敬畏与谦逊。2013-02-10
  • 皱叶薄荷
    不只是“另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简单,是对科技发展的反思,对传统文明的回归,对地球生态的责任2013-01-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