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我一个人在这里,被九颗螺丝钉在悲惨世界”

? “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恶文学现实主义”先驱,《七个疯子》《喷火器》作者罗伯特·阿尔特 小说处女作

? 《愤怒的玩偶》初名《猪一样的人生》,以自我毁灭式的邪恶文笔,凝望被侮辱被损害的众生

——————————

《愤怒的玩偶》是“阿根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拉美“恶文学现实主义”先驱罗伯特·阿尔特自传式小说,亦是其长篇小说处女作。

主人公阿斯铁尔是一位被学校开除的少年,他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摆脱贫穷,但始终未能成功,于是越来越陷入黑暗的悲观主义。小说以这样一个悲剧人物,加上荒诞和绝望的气氛,反映了 20 世纪初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混乱局面。

小说初名《猪一样的人生》,后改为了《愤怒的玩偶》。其实小说原名道出了小说的真谛,即这是失败的、肮脏的、失望的人生。新书名的寓意也许是指人是被命运捉弄的玩偶,也可能指涉主人公无用的小发明。有学者认为,这与文中不断提及的诗人波德莱尔诗中许多的“玩具”对应,意在改变玩具本来的娱乐功能,玩具对玩具的制作者产生愤怒和反叛,隐射对这个现代化初期的工业世界的愤怒,因为它消灭了劳动者的梦想。

——————————

我们会创造出我们的文学,并非通过永不停歇地谈论文学,而是在骄傲的孤独中写作,将打在上颌那一拳的暴力包含在作品中。是的,一本又一本的书,“让太监们吹胡子瞪眼”。——阿尔特

阿尔特总是习惯着眼于一般的事物,他看到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那里走路,在那里生活,在那里相爱,在那里受苦。——科塔萨尔


罗伯特·阿尔特(Roberto Arlt,1900—1942),出身于阿根廷普鲁士移民家庭,成长于城市拥挤的廉租房。16岁离开家后,他当过书店职员、铁匠学徒、油漆工、焊工等,直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世界报》任职。作为一位记者,阿尔特描绘了布市丰富而生动的生活;作为一位发明 家,他获得了防止女性丝袜滑落的专利。1942年,阿尔特因病去世,有《七个疯子》《喷火器》《愤怒的玩偶》《魔幻之爱》等小说和戏剧作品数部传世。

-

译者简介:

夏婷婷,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教师,上海大学全球问题研究院拉美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拉丁美洲史和拉美文化。译有《饥饿》(合译)、《阿帕奇:寻找卡洛斯·特维斯》。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单字一兔
    12.28.21……但他阅读波德莱尔当然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啊。……是的,正因如此。2021-12-28
  • 流言
    有铁皮鼓那味了。从偷书到卖书,烧书店,混军队失败,卖纸,最后卖友,从开始组织偷盗俱乐部到最后伙同他偷盗钱财却被出卖。劳动最光荣,体面不可能,身为社会底层,就该老老实实打工活命,苟且偷生,就应该坑蒙拐骗,偷盗一生,读点科学小说就想当发明家,在书店工作就想高贵,制止犯罪就满足内心巨大成就了?你底层人民永远得不到上升,永远适合在烂泥里。有一些七个疯子的雏影,比如发明,爆炸,杀死一个有钱的亲戚继承等,疯癫还不够些。读完就不想打工了,摔,干活去了。2021-12-13
  • 卢小墓
    比较有感触的是“工作与妈妈之相关论争”这一部分,因为我大抵也经历过这么一个周期,那种挣扎我记忆犹新,以及“我不该死……但我得自杀”这样的想法,我在最最糟糕的那些黑夜里,无数遍地想过,或许唯有“死”才能使我得到解脱吧。还好它们都过去了,回望来时路,我觉得自己现在还能算得上是个幸运的人吧。这本处女作应该算作阿尔特愤怒文字的雏形吧,我想我真的挺喜欢的。2021-12-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