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说讲述的是青年作家伦西与舅舅马基之间的一段故事,情节主线并不复杂。伦西以马基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一部小说,作品发表后,伦西意外收到了消失多年的舅舅的来信。由此,舅甥俩开始频繁的信件往来,除了探讨家族历史外,还经常讨论文学、历史、哲学等话题。一年后,马基约伦西见面。但当伦西抵达边境城市康可迪亚时,马基并没有出现,等待他的是舅舅的好友塔德维斯基以及马基留给他的沉甸甸的材料。与简单的情节设置构成鲜明对比的是小说复杂的结构。作家将小说体裁与散文体裁混杂交融,在叙事中插入大量文学批评、哲学思考等内容,又将书信、历史档案、日记等形式各异的文本嵌入主文本中,打破了传统小说完整的形式结构,构成了一个不连贯、碎片式的后现代拼贴画文本。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qiqilife
    这是一本很难打分的书,我不喜欢,不是因为它写得不好,是因为作者为了影射阿根廷19世纪被独裁统治的黑暗专制,最终成形的政治浓度过大了。/是一个黑暗时代流亡者的故事,作者几乎在所有角色和细节上都制造了成对的互文呼应,流亡者,一夜长谈,文稿托付,探寻秘密,信仰的传递,等等。/多视角混用,突换叙述主体,引语层层套叠,语焉不详、指代不明,信件审查者似乎同时存在于书信体小说以及现实,到后面竟也读习惯了。/最难以忍受的是参议员和俄国伯爵一段。博尔赫斯与阿尔特一段无感。喜欢卡夫卡与希特勒的秘密,并且最后被(作者笔下的)卡夫卡感动。/ 结尾也喜欢,天快要亮了,就这么黑暗的流亡者故事,作者还能写出一个带着希望不磨灭的结尾。最后恩里克的开场白,也和马基把文稿托付给伦西遥遥呼应。/所以马基是流亡去了,还是被抓了呢?2021-08-10
  • Alain
    刚好读完阿尔特《愤怒的玩偶》不久,在此又了解到多年以前读的博尔赫斯与之缠结的关联,也算是一种回响。如果说拉美文学总是和魔幻现实主义捆绑、沉溺于网织繁复的故事,那么皮格利亚的气质可能更接近欧陆风骨,继承穆齐尔“那个本该在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并未被讲述”,像Hélène Cixous那样越过文体的墙而写、越过母语与母国的墙(卡夫卡)而写。2021-06-26
  • 普照
    《人工呼吸》今早终于真正地读完第一遍了。那些讲述和论述太美了,智性的和诗意的交缠共舞。诗意的浸润和引领,让我想起刘以鬯的《酒徒》,如此也可说译文已呈现出中文最好的面向;智性的震动和启悟,让我想起那些真正的史诗作者,很早前一个夜晚睡不着觉,一口气连着读完加缪、佩索阿、赫拉巴尔各一本书的时候,那种让人有几个微小的时刻似乎看透迷雾的时候。伟大的作家,臻于完美的译本,从多种层面上来说,皮格利亚是一场真正的文学收获。亦有待在重读中进一步解密文本——一本在有限人生中或许如何也读不尽的书才会让你明白,迷宫是文学的最基本形式。2021-03-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