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余嘉锡编著的《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是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一。《目录学发微》是著一九三二至一九四八年间在北京各大学主讲目录学课程时的讲义,《目录学发微 古书通例》以“辨章学术”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目录学体系。对目录书的体制、目录学的源流、历代目录书的类例沿革阐述甚详,举出目录学的体制有四种类型:一为篇目,考一书之源流;二为叙录,考一人之源流;三为小序,考一家之源流;四为版本序跋,考一书之源流。此次出版,重排根据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63年本。《古书通例》(是一部从宏观角度研究古籍的专著,对于汉魏以前的古书,经过探微索隐,详加考证,分析归纳以阐明古书的通例。全书分四卷:一为案著录,二为明体例,三为论编次,四为辨附益,由此指出了研究阅读古籍的门径。本次出版,重排依据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古书通例》。


余嘉锡(1883-1955),字季豫,湖南常德人,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他一生治学的主要方面就是继承乾嘉文献考据学的传统,以目录学为治学之钥,重视掌握目录以求博通群书。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其著作有《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和《余嘉锡论学杂著》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一觉
    《古书通例》之“古书”,专指先秦两汉之古书。尤之刘向校书以前之古书,以及吕不韦编《吕氏春秋》之前古书。余嘉锡先生通过明古书之体例及成书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纠正学人妄断伪书之谬,足见其“实事求是,护惜古人之苦心”。其中作者最为关注子书,《秦汉诸子即后世之文集》《汉魏以后诸子》《古书之分内外篇》《古书不皆手著》几章专论子书,其余篇目也多举子书之例。一方面是由于后世著作的增加,目录学家不得不使子书具有双重含义(诸子之书与数术、方技等),另一方面是从秦汉诸子与后世文集从其所涵盖的文体上讲本属一类,而编纂过程不同,其中产生的误解就格外多。从中也可以看出四部分类法的局限性。《古书通例》的材料和方法基本涵盖了当今的中国古代书籍史研究,如何走出西方模式的困境,《古书通例》已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式。2023-01-11
  • 支离疏
    古人做学问讲家法,也讲门径,不是直接扑去原典上就能开始着手进行的,那只会徘徊无功。目录学是文献基础的基础。所以说难。余嘉锡先生十五六岁的年纪竟写出《孔子弟子年表》,望洋兴叹。2022-12-22
  • 表徵齋主人
    文气荡然,势如破竹;考证博大,立论精微;“乾嘉以来,一人而已”。2023-02-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