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成果从汉代宗教信仰的角度出发,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祇与仙谱,重新解读了"孔子见老子"图、济南无影山彩绘陶器、长沙马王堆墓帛画、长沙金盆岭晋墓等诸多墓葬考古材料。尤其是通过大量考古材料与文献对应,论证了汉晋时期一个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修仙思想--"太阴炼形",并通过原始道教的神学逻辑建立起了一套死者太阴炼形成仙过程的理想模型,从而使许多令人费解的墓葬文化现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解决了困扰学界多年的学术问题,填补此方面的学术空白。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宗教史研究及宗教考古学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姜生,男,1964年6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主要从事历史学、宗教学、科学史的交叉学科研究,近期尤致力于两汉思想文化研究。在国际学界倡导基于宗教研究的历史理解认知方法。现任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出版《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南北朝隋唐五代卷”等多部著作,近年在中外发表《东岳真形图的地图学研究》、《曹操与原始道教》、《千真洞的变迁》、《汉代仙谱考》、《马王堆帛画与汉初“道者”的信仰》、《论宗教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及Daoism and the Uncertainty Principle等多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玉山上行
    作者想下功夫,问题却很多。用晋以后的文献来证明西汉的思想本身就是容易有问题的。很多地方观念先行了。2019-10-20
  • 李文玉
    纸张质量好到令人发指2016-09-04
  • 栖逸
    图像材料和文献材料的互证,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因为道教的发展而将所有材料和鬼神联系在一起让人觉得太绝对了,汉墓的生活化是个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此书还是给了一个不错的视角。2019-09-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