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明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從姪兒建文帝手中奪得皇位,成為後世所知的明成祖。這場戰爭不僅扭轉了大明帝國的發展方向,更使建文朝相關議題成為一種禁忌,仿如暗影般籠罩整個明代,既困擾著成祖以降的歷任統治者及其臣民,也深刻影響了明代政治、社會、文化的運作和發展。

從永樂到南明,明代的官方與民間如何記述建文朝?本書嘗試探討明人對建文朝的歷史記憶,隨著時間推移如何被形塑、操縱、延續和遺忘,及其於不斷演變下呈現的樣貌與時代特色。曾被政治力量壓制的歷史記憶,其復甦與再續從來都不只是單純因為「人民永不遺忘」,而牽涉種種當代的現實需求及所欲突破的困境。隨著官方控制力的減弱,許多聲音逐漸加入這個「搶救」與「修正」該段歷史的場域,而各方角力的勝敗消長,其實也是明人認知自身處境、建立自我認同的深層反映。

本書特色

1.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礼馨
    很有意思的选题,有关明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建文朝的历史记忆是如何被篡改、消除、对抗、重塑,以及官方和民间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寻得自我认同与政治立场的安身之所。2023-07-22
  • 左大将实朝大监
    对于生长于昆明之人来说,建文出亡记忆和附带产生的关于郑和(三宝太监是云南府晋宁州人)的传奇故事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传说了。我昆邑西山的太华寺门口,就有一棵传说建文手植的滇朴。另外关于武定狮山那个名声在外的建文传说故事,也是从小听到大看到大的地方著名景观。言归正传,本书以时间为线索,探索了终明一朝关于建文君臣的历史记忆被碎片化后又被一代代重构的过程。当今对建文朝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还是只能依靠这些半真半假的资料,可见当年永乐革除禁燬建文史料之烈。除了对壬午殉难诸臣及其家人的同情外,官私记忆的重塑过程也与当时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作者对庞杂的明代建文史料运用的不错。个人比较喜欢关于建文出亡故事诞生发展的部分,至于全书所述的构建过程所反映出的明代官方与民间史学书写的问题,以现在的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2022-04-08
  • 啊这
    硕士论文,框架简单,资料极其丰赡2022-12-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