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语音学方面的教科书,中文的英文的,就我所见不下数十种。要增加一本,总得有点理由,有点与众不同的必要性。《语音学》的特点,初稿时想借用南人北相的比喻,说是东音西理或西论东语。等到定稿时,觉得还是更像程朱信奉的‘理一分殊’。相比起中文的同类著作,《语音学》多了些更一般性更系统性的东西。相比起西方的语音学著作,多了些他们没见过的第一手材料以及由此得出的新知识。因此《语音学》的目标是,中国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耳边的汉语材料来学习一般语音学;而其他国家的学生,如果他懂中文或者《语音学》被译为其他语言,也能从中获得收益:原来一般语音学的内容比他们通常所学的要丰富好多。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豆友136659441
    这两天重读了一遍,能有些想法,说明我比之前强点。国内教材关于声学尤其信号处理讲的似乎都不多。《实验语音学概要 增订版》附录里面比正文更加硬核,看不懂。(其实附录压根就没仔细看过。)像Keith Johnson的教材,能简单说一说傅立叶分析、LPC啥的,试图教会我,感觉到了他的苦心,当然这些我还是不太懂。2022-10-11
  • Bobo_alcazar
    不知是第幾遍重讀了,中齦區還是暈暈乎乎,發聲態還是搞不太清楚,不過總不能一直不標記「讀過」吧。想來多接觸幾種實際語言(無論是實際接觸還是讀文獻),發聲態也許就清楚了;多看幾篇論文,也許中齦區印象就會更深刻,畢竟中齦區的塞音涉及調音、聲學、聽感之間錯綜複雜的配合關係(借用陳劍老師的話,「推拉、移位」),不可能在短短十幾頁內讀明白的。大概也不該一直糾結了。朱曉農將(至少他認爲的)分析哲學(其實也就是重視邏輯)的思維滲入著作中,卻使很多概念、關係明晰很多,這是朱的特色,也是很多其他著作較缺乏的一點吧。實不相瞞,朱的不少語音學著作中,語音學之外的部分倒是也給了我很多啓迪。另外吐槽一點,此書印刷錯誤實在是多——在一本包含大量寫法相近的符號的書中,這是要命的。2022-07-22
  • Wattskemov
    这个中文写得我,读得好辛苦。胜在有中文语料,也是国内大佬的专著,值得一读。2022-04-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