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人过着健康的生活,却还是患上严重的疾病?

为什么得了同样的疾病,有的人接受治疗的效果比其他人差?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加博尔·马泰博士在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中,发现很多患不同疾病的重症患者,都有着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与感受,难以拒绝他人,无法表达愤怒,这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心真实的需求永远不被看见。这种心理压力会破坏生理稳态和免疫系统,导致身体的疾病,这是身体代替我们做出的反抗。身体的症状是一种警示——你已经承受了太多,是时候好好关怀自己了。

马泰博士将最新的关于身心联系的科学知识,与一个个引人共鸣的病例、名人案例有机结合,深度剖析了心理压力、情绪和生理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探究了身心疾病的代际传递,以及情绪反应模式的根源——童年的逆境。最后,介绍了帮助病人自我疗愈的7个“A”治疗法则。

当我们能更好地照顾自己而不是一味满足他人,当我们能感受并有效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我们的身体健康将极大受益。


加博尔·马泰(Gabor Maté)

加拿大知名医生和畅销书作家,于2018年5月获颁加拿大最高平民荣誉勋章“加拿大勋章”,曾任西蒙菲莎大学兼任教授。他长期关注慢性疾病、幼童发展、亲子关系、成瘾和注意缺陷等领域,对于心理创伤对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有着深刻的洞见。其作品曾获得休伯特·埃文斯非虚构文学奖、马丁·路德·金人道主义奖,被翻译成超过30种语言。

译者简介

李汉婕

心理学硕士,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侯灿

悉尼大学教育心理学和特殊教育学硕士,于澳大利亚从事心理与教育工作。

薛飞

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主治医师,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治疗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周惠敏

动力性及心理分析取向咨询师,中美班及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课程翻译。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杜络昕。
    “爱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被爱学到的”。人的行为、习惯背后的心理机制跟自己小时候是如何被对待的极其相关,我们察觉不到的某些行为模式及其相关的心理压力可能就是造成某些病症的原因,身心统一不应该是一个口号,而是认识自我的契机,为什么会因为这样的心理机制导致那样的身体反应,了解背后的逻辑就是了解自己的过程。2024-01-02
  • 下周休刊
    有许多已经是老观点了,但看书还是更系统2024-01-11
  • 寒露
    轻则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更好地调理身心健康,重则要重新审视所谓癌症人格以及某些家族遗传病,重新看待代际创伤,重新思考自己的选择2023-12-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