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人会拒绝给予自家孩子成功的机会,没有人会冒险不让孩子参加竞争性活动

田野调查+成人访谈+儿童访谈,童年竞争资本×阶层狂热×产业结构

★超越批判,分析“鸡娃”现象背后的理性机制;

★投身现场,倾听家长和孩子们自己的声音;

★深入剖析,揭示推动童年竞争的产业结构。

——————— ———

【内容简介】

万相·005号作品

为什么竞赛和课外兴趣班充斥着年幼孩子们的生活?为什么再忙碌的家庭也愿意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怀着这样的疑问,美国社会学家、教育研究学者希拉里·弗里德曼以国际象棋、舞蹈和足球三个活动为例,综合了来自田野观察、成人访谈和儿童访谈三个方面的数据,对将近100个家庭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调查。《一激到底》不仅梳理了儿童竞争性课外活动的历史发展,分析了父母让孩子报名兴趣班、参加竞争性活动的动机和目的,也揭示了童年竞争文化背后的一套复杂精妙的产业结构。

——————— ———

【媒体、专家推荐】

令人印象深刻……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是美国人对于成功、失败的观念是如何渗透到下一代的,对于他们来说,这项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读物。

——《出版人周刊》

这《一激到底》从三个不同的领域审视了儿童竞争性活动的历史和运行机制,视角敏锐、研究深入、叙述清晰。如果你对课外活动以及参加这些活动的孩子的未来前景感兴趣,那么希拉里·弗里德曼的《一激到底》就是一本必读书。

——《儿童·大脑》杂志

考虑到年幼的孩子也面临着相当大的竞争压力,要为考上名牌大学、从事赚钱的职业做全方位的准备,《一激到底》是一项非常及时、极富启发性的研究……读过《虎妈战歌》《放养孩子》的非专业读者,肯定也会对这《一激到底》感兴趣。

——《图书馆杂志》

《一激到底》是一部重要的社会科学著作,它突破了学术研究和大众批评的界限。希拉里·弗里德曼成功地解释了美国中上阶层如何看待孩子们参与课外竞争性活动,她倾听父母和孩子的心声,揭示了童年竞争性活动的张力、机制和利弊,为学者和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必要的视角

——加里·艾伦·费恩,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21世纪的童年世界迎来了一位杰出的诠释者。凭借精彩的论述、详实的证据,希拉里·弗里德曼的《一激到底》向我们介绍了美国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创新性研究之一:儿童竞争性课外活动的社会机制研究。对于文化社会学和社会不平等两个领域来说都有突出的贡献。

——维维安娜·泽利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给无价的孩子定价》作者


[美]希拉里·弗里德曼 著

希拉里·弗里德曼(Hilary Friedman),美国社会学家,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教于布朗大学教育学院,在儿童课外活动、童年社会化、大众文化及选美比赛历史等研究领域耕耘多年。

董应之 译

董应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发展与心理学在读博士生。美国科尔比学院国际关系和法语研究双学士,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政策和双语发展方面的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一鹊不复返
    2024-15:和近期读过的两本“家教”对比:1.本书更聚焦与以国际象棋/足球/舞蹈为中心的课外竞争活动,而前两者主要是术科 2.本书样本多为中产阶级上层(也包括收入更低的家庭)资产略低于top1% 资源的相对不足、与相近家庭的模仿与比较也成为“鸡娃”的动机 “事实上,那些参与活动最少的孩子出现了更多与压力相关的表现”单应对压力这一能力足够成为我鼓励后代(如果有的话)参与竞争性活动的理由了2024-02-13
  • 云牧歌
    用大量调研文字写了众多周知的情况和结论,摸不清因果说不明白关系,好在能引发思考。2024-02-12
  • Strelizeia
    数据观察有一定局限性,而且作者自己也说了对照中上阶级层面的孩子很多,最有意思的是孩子最后对作者采访的反馈,很真实。而作者这本书放在这些年内容已没有什么新意,在运动、舞蹈和象棋的三种选择项上,前者依旧在性别领域以团队名义行使性别偏见之实,但确实看到受教育或者上层圈层会更多也发展女孩,但实质不是性别平等,而是维持阶级的必要性。后两者依旧带着严重的性别倾向,所以要突破的还有很多。2024-02-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