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伟大的德国浪漫诗人海涅评价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砍掉了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康德的大刀》选择康德哲学中最容易被中国读者误解的三个基本概念:对象、知性为自然界立法、物自体,作者运用其独创的“清洗语词”和“教人正确说话”的方法,对这些概念进行通俗的解说,理趣盎然。

《康德的大刀》初版以来颇得佳评,并长期用作教学参考和哲学入门书籍。此次新版附加三篇文章,进一步阐发原书的主体内容,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康德哲学。


谢遐龄 浙江温州人,1945 年出生于重庆市,民盟成员。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师从全增嘏、王玖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理事长。著有《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愚公
    谢遐龄,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哲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本书是八十年代谢遐龄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撰写的导读,从内容上说,是对于康德哲学关键概念的梳理。这种梳理,其实并不是从《纯批》出发,而是从哲学史出发,对于对象、知性、物自体的概念进行梳理。应该说,从李泽厚《批判理性的批判》开始,康德重新回到了中国学术界。当然,康德的理性启蒙,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人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康德晦涩的哲学术语,仍旧是一道阻碍。所以,这本书从清洗概念入手,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康德的手段。从牛顿力学开始,人们尝试用理性来认识自然世界,并给自然界立法,这条道路引入到哲学中,也需要从认识论重新改造人们的认识,不仅停留在传统理性,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局部经验,需要打通理性与经验的壁垒,这就是康德构建认识论的目的所在。2021-03-03
  • 比远方更远
    宛如马拉松前热身般的拉伸,面对康德庞杂的体系,需要活动下既有思想中的脉络,抖掉沉积观念里的壅塞。较之“砍掉自然神论头颅的大刀”,谢著更像是把从“物自体”到“自由”一路切至骨肉分离又“清洗”干净的牛刀,其游刃有余状亦如康德所言:“我们在事物上先天地认识到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放进事物的东西。”而在收尾部分略微有点“头重脚轻”:1.将“上帝”归于“资产者的创造物”,其用处“在于维护资产者所需要的道德”……仿佛步入了传统唯物论(“物质决定存在”)的窠臼;2.最后对康德哲学化约为“西方心学”的判断,又似弱化了两者各自丰富但不易简单相照应的内涵……2019-11-20
  • 孟诸
    《康德的大刀其实很烂》2021-01-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