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追逐那声音》记录了莫里康内与青年作曲家德罗萨于2013—2016年间的对话,呈现了大师毕生音乐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自传式生平回顾。从在罗马的音乐学院接受正统教育到在德国受到先锋音乐洗礼,从立志于投身绝对音乐到为电影服务,“双重音乐人格”的莫里康内,在与莱昂内、托尔纳托雷、塔伦蒂诺等导演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中,不断探索音乐在能量、空间、时间方面的表达价值。一直以来,莫里康内力求重新创造电影的声音,这一次,我们将听到他为自己发声。

口述: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1928—2020),殿堂级作曲家,意大利当代创作最丰、家喻户晓、成就斐然并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毕业于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小号和作曲专业,曾涉足各种形式的音乐表达。早年为录制唱片担任管弦乐手和指挥,后成为戏剧、广播、电视和电影领域的作曲家,共创作了450多首配乐作品和10多首绝对音乐作品。曾凭借电影《天堂之日》《教会》《铁面无私》《豪情四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5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提名,1995年获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16年凭借昆汀·塔伦蒂诺的《八恶人》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著者:亚历山德罗·德罗萨(Alessandro De Rosa),意大利青年作曲家。在埃尼奥·莫里康内的建议下开始学习作曲,并成为他的传记作者。曾在罗马跟随莫里康内同门好友、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鲍里斯·波雷纳学习,后毕业于荷兰海牙皇家音乐学院。曾以作曲家、编曲家的身份,与Yes乐队的乔恩·安德森合作。目前作为自由音乐家,与意大利广播电视公司和瑞士意大利语广播电视公司合作,并担任Pastelle音乐公司的A&R总监。
译者:邵思宁,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莫里康内真爱粉,最荣幸的事是2019年赶赴罗马现场聆听了大师告别巡回音乐会。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阿斯酉
    才发现那么多电影配乐都是他写的……就有种次元壁打破的感觉!这创造力和精力真是无人能敌。2021-11-08
  • 时间之葬
    从音乐的专业视角,去回望莫里康内的毕生作品,看完只觉得心潮澎湃,五体投地,过去对其作品的模糊认识也在此得到了清晰的阐释。最后一章《众说莫里康内》堪称宝藏,许多同行和导演对他的评价都精准中肯。莫里康内配乐的伟大,在于让电影的配乐可以完全独立于电影而存在,成为音乐会上的华彩乐章。更在于几十年来其始终不停探索创新的精神,最为人熟知的案例“镖客三部曲”的音乐,融合了古典乐、摇滚乐和交响乐的元素,因此在全球不分地域和阶层广受喜爱。最令我佩服的一点,是他对电影的深刻认知,往往是看一段粗剪的影像或者是读完剧本之后,相应的主题音乐就已经在脑中涌现。而且,他对音乐本质的思考,也具有相当的哲学意义。2021-11-05
  • 麒麟
    作为电影配乐大师的莫里康内,访谈中一直透露出电影配乐——作为电影从属的性质,给他个人带来的种种压力和挑战,而这种“配角”的从属性质也决定了它不易被电影观众重视和察觉的地位。这种“又被人追捧又受制于人”的矛盾状态所造就出来的艺术人格都被莫里康内大师亲口阐述并且记录在这本书中了。2021-11-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