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有责任告诉大家的事。

葛兆光教授谈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习以为常的历史概念背后有哪些偏见和臆想?

【内容简介】

《声回响转》收录了葛兆光教授八篇完整清晰的历史学讲稿。全书贯穿着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开阔视野和客观态度,具体可划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一篇,讲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的设想;第二部分是三篇,谈关于中国、文化与学术的一些宏观看法;第三部分的两篇,是对于儒家学说和禅宗历史的具体介绍;最后第四部分的两篇,则是借用图像来观察历史的试验。

葛兆光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入学界,四十多年里以授课和讲座为日常事业。每次演讲都全力以赴,用所谓“狮子搏兔”的方式撰写大纲、提示要点,甚至加上花絮。当演讲声音传出,希望能略有回响,使读者察觉一些可资参考的问题意识和思考方向。

这些讲稿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编辑推荐】

◎葛兆光教授是当今中国一流的文史学者,严谨、正派,不媚不俗,充满现实关怀。《声回响转》的八篇讲稿表露出一位历史学家对现实困境的焦虑与诊断病源的责任意识。

◎葛兆光教授有着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以冷静审慎的客观立场,力图破除简单化的历史叙述,纠正历史“常识”背后的偏见与臆想。

◎这部演讲集提纲挈领,洞见丰富,又保留了平实晓畅的口语色彩,让思想的传递更加顺达自如。

◎精装彩色印刷,插图丰富美观。

“我们毕竟是历史研究者,我们有焦虑,也试图给这个国家或者历史的问题去寻找病源,但是一定要搞清楚,我们是诊断病源的医生,而不是开处方、动手术的医生。开处方、动手术是政治家的事情。但是,我们有没有责任告诉大家,我们从历史上是怎么过来的?”

“中国不是一个想象出来的共同体,要在历史中理解中国。”

“历史学也有另外一个理想,就是告诉你,人类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共享一个地球,你应该有世界公民的意识。”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 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2009 年获选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全球学人”。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宗教史、思想史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宅兹中国 :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我是喵叔
    史学启蒙 & 解毒良剂。2023-12-21
  • 韧勉
    本书为葛兆光八篇讲义结集,前三篇讨论从全球史视角思考中国古代的疆域、文化与政治认同。第四篇《什么才是好的学术书?》最为精彩即梳理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学术进程,又讲述了葛兆光先生眼中优秀学术书的典范标准。第五篇与第六篇分别从核心概念思考孔子思想与禅宗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文化遗产。第七篇与第八篇利用中古与明代的图像材料,以图证史,教育学人学会利用多维材料解读历史真相与文化特征,思考历史中国与域外世界互相之间的边界划分之法与“观看之道”。全书视角独特,语言深入浅出,很多地方都发人深思,不愧大家小书。2023-12-20
  • Bamboo Insight
    此种高屋建瓴的讲演还是得葛老师来,既有多年积累思考能带出问题,下笔成文也读来有趣。另外,1,第75页,薛宝钗是宝玉姨表姐,不知道怎么成了表妹,编辑也不勘误么?2,全书中两次提及奥斯特哈默的《19世紀史》,均引用德国总理默克尔住院期间在看他的书。我有点不解,以葛老师的学术功力,怎么会引用一个政治人物在读某书来佐证其在全球史研究中的重要性?3,关于葛老师提及中国天下观念何以非常坚固,不受关于世界知识影响的问题,私意以为这应该和政治秩序观念背后的政治神学观念有很大关系,大体上世界主要原生文明或大帝国都有一套类似天命归我的政治思想的论证,希腊,罗马,波斯,俄罗斯,美国概莫能外,不独中国为是。2023-12-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