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湘西地处中国腹心,为何直到民国还被视为“边城”?与华夏互动了上千年,为何没有完全“攀附”华夏而依旧是华夏边缘?其历史过程与机制何在?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人数众多、民族复杂却实现了在广袤地域上的政治一统与文明延续。那么,生态与生计复杂,族类与文化丰富多元的西南地区,何以能够在整合到大一统中国秩序后仍得以包容大量“边疆”、华夏边缘的存在,同时又保持了对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成为中央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整合为成功的典范?

对此,既须反思以近代民族国家为基础的解释框架,也要超越传统中国历史书写的惯性。湘西个案鲜活地展示出,审视“西南传统”以及在此传统下不同人群对“边缘性”的制造、经营对重新认识西南乃至中国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谢晓辉,研究员。湖南湘乡人。2001年、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获学士与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做博士后、研究助理教授、副研究员。于2016年8月进入中山大学历史系从事研究员工作。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mayfish
    沅水好多研究了,这本比较土司、土官不同治理模式,很有启发2022-06-12
  • SNH48-柳智敏
    还行吧,在边疆与边缘研究的“攀附”“逃离”和“挪用”三种理想型下,深入湘西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考察了西南边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互动。湘西不但存在很多土著王权,具有中心性,而且土著群体还会主动制造边缘性以维持自身利益。土著群体要攀附和逃离的不仅是中原王朝,还有附近的土著大酋。2022-07-03
  • 主题是我比较好奇的,在笼统的叙述中,这部分都是被遮蔽或者忽略的历史。没有附图地图,就很遗憾了。2021-10-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