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语言与神话》展示了卡西尔著名的“符号形式哲学”的成因和发展,力图把哲学引向语言神话思维,即扩大康德以来的以逻辑为根基的认识论,努力去理解语言、神话、宗教与艺术思维的功能,从而建设一种“系统的关于人类文化的哲学”,也就是“从理性的批判变成文化的批判”。 《语言与神话》预示了20世纪欧陆哲学的一个重要趋势,即语言的转向和对西方自柏拉图以降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乃至文化传统的彻底批判,接踵而至的便是将这种趋势推向彻底和极端的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等在20世纪引起巨大震响的哲学与文化思潮。


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早年受业于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首领柯亨,一般被视为继柯亨、那托普之后新康德主义的马堡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堡学派的集大成者”。著有《自由与形式》(1916)、《神话思维的概念形式》(1922)、《语言与神话》(1925)、《人论》(1944)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itsch
    首先驳斥了神话与语言实在论的论调,语言及神话是从无到有过渡的,就如同动物向人转变。符号向恒定转变并非易事,靠已确认的符号概念来推演语言产生的过程是件荒谬的事。从神话经验出发,乌西诺指出神话的发展是如此过渡的 “瞬息神”-“专职神”-“人格神”,神话的最初体验依循人对经验的聚焦升华,作为人对世界感知的解释的努力。瞬息神带着非恒长的体验霎时击穿了人的知觉,而后便是各个专职于各功能领域的专职神诞生。语言也先后经历了”瞬感-分散-统一”的过程,在卡西尔那里语言神话的同根同生是一基本假设,两者诞生过程中相互纠缠相互影响。不过能够确认一点的是两者诞生之初都是对于人类对于自然经验的特殊感受能力及其对这种经验聚焦升华的努力。艺术最深刻的经验来自对对象的直觉性把握感受,这一点同语言及神话一样。2022-08-15
  • V
    在被写先验演绎的毕业论文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偶然找来一本卡西尔,才意识到纯粹理性的先验演绎的尽头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哲学,好起来了好起来了,又可以继续搬砖了2024-03-06
  • Ryan
    只看了甘阳的序 真的秒了2024-03-0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