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部当代欧洲的起源史

保罗·阿扎尔用一副纷杂广阔的画卷,向我们描绘了当时各种思想、各种人物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象,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并永不落幕的伟大剧作,那就是人类的命运。

保罗·阿扎尔在《欧洲思想的危机》中描述了17世纪和18世纪之间的一段历史,以及其间发生的引人入胜的思想变迁。这是一个从神法时代到自然法时代的转折,“曾几何时,大部分法国人的思想还是以博絮埃为参照的;但转瞬间,法国人就全效仿起了伏尔泰:这分明是一场革命”。

通过研究1680—1715年间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伟大思想流派,作者用一幅纷繁复杂、波澜壮阔的画卷,向我们展现了旧制度下各种生机盎然、活力无限,矛盾冲突又无比激烈的思想理念的群像,由此,也让我们领略到一出一直延续到今日且尚未落幕的伟大剧作。

《欧洲思想的危机》叙述清晰透彻,记录了当时许多重要人物——如皮埃尔·贝尔、理查·西蒙、莱布尼茨、斯宾诺...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Dindim
    好书,内容充实,文笔很美,翻译的也很好。(有些专业词汇翻译的不对)装帧实在太好了,读的那几天,总是在睡觉前先翻翻,用手感受一下封面和纸张才肯入睡2020-07-25
  • 蓍簪
    这本巨著只追述了1680到1715年这35年之间的欧洲精神状态。核心观点是,在之后的100年期间,欧洲的某些政治思潮在这之前的35年里基本上就已经定型了,某种对规则,秩序,统一,均衡很重视的的古典政治和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兴起了,而对其的反动,如对高贵的野蛮人以及在艺术和人的生活里面激情与感觉的地位的推崇也应运而生。政权合法性的来源的两种对立的理论也出现了:自下而上的人民主权理论和自上而下的君权神授理论也在针锋相对。另外,那个年代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宗教的年代,但是有人试图将一个充满爱的上帝挪到尘世中来或实现与超越性存在的合一这种神秘主义出现了。甚至,那个时候可能就已经播下了无政府主义的种子。总体而言,这是一个不安的年代,各种思想针锋相对,同时某些人如莱布尼兹等人试图综合那个时代的思潮。2020-11-04
  • 呦鸣
    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有点像陈寅恪的书,虽然很多结论有些过时,但是作为经典又必须读的书。和福柯所言的18、19世纪之交乃欧洲思想的分水岭不同,作者似乎认为17、18世纪之交才是欧洲现代思想的开端,而且为我们勾画了一副从文艺复兴一路贯通到法国大革命的思想线索,算是典型的传统叙事。但这本书今天来读依然是很有启发的,尤其是开头一章,即通过当时前往其他世界的欧洲人的游记,来引出欧洲思想的大变动,学术视野相当开阔。本书的写法也颇具文人风格,叙议兼备,将贝尔、理查德·西蒙、丰特奈尔、斯宾诺莎、博叙埃、莱布尼茨、洛克等先贤的思想娓娓道来,栩栩如生。作者认为“创造发明的需要、探索发现的精神和批评的意识”构成了欧洲思想近代化的主线,是比较恰当的。同时也注重当时一些宗教派系,如索尼齐派、虔敬派和寂静主义。2020-11-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