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对知识产权、人工智能等法律问题和人类危机剥茧抽丝,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思考。

作者说,近年因为专注于解经译经,法学方面的文章写得少了。此番结集,重读一遍,觉得几个题目颇受益于一门课“知识产权与中国革命”的教学。不论知识产权、劳动法、宪法,还是大学教育、接班人伦理和人工智能,都是经过课堂讨论,得了学生回馈的。可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而“教学相长”,对于写作的重要了。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 Ph.D ),耶鲁法律博士( J.D )。现任北京清华大学梅汝璈法学讲席教授,兼治法律、宗教、伦理和西方语文。著 / 译有《贝奥武甫 :古英语史诗》(北京三联, 1992 ), 《中国知识产权》(英文, Sweet & Maxwell, 1997 ,增订版 2003 ),《木腿正义》( 1999 ;北京大学增订版, 2007 ),《玻璃岛》(北京三联, 2003 ),《政法笔记》( 2004 ;北京大学增订版, 2011 ),《创世记 :传说与译注》( 2004 ;北京三联修订版,2012 ),《摩西五经》(牛津大学, 2006 ;北京三联修订版, 2013 ),《宽宽信箱与出埃及记》(北京三联, 2007 ),《智慧书》(牛津大学, 2008 ...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荟萃楼珠宝
    最有意思的是《国歌赋予自由》2023-11-24
  • 木南
    作者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路子来审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的终结者,是科层体制及形式法治的掘墓者。更是人类伦理危机的前奏。而作者将这一切归结于未经改造的资本主义贪婪势利本性。2023-02-22
  • dearsputnik
    邓析堂对谈一篇中讲,社科法学的源头在苏力,论及批判法学,源头在冯象,深以为然。作者不加掩饰地对知识产权、教育体制、形式法治等问题批判,文风大气犀利,文笔极佳!说理蕴于散文中,读起来很畅快。能看得出冯象老师对当今大学教育和资本横行的遗憾与无奈,读罢如老师一样,反而“越发怀念从前那个朴素而热烈的时代了。”2023-02-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