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把1913-1945年的美国对外关系视为解决(国家)身份困惑与追求(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作者王立新在兼顾这一时期重大国际事件和外交政策的同时,主要考察了美国在20世纪初期崛起为世界强国,如何思考和界定自己的国家身份和国际角色,如何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对欧洲主导的国际秩序加以改造,并试图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利益建立一套国际新秩序。作者使用历史叙事、档案研究、跨学科的写作方法,从中国学者的现实关怀出发,提出了理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对外政策的新角度,对新的国家身份和国际秩序的追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阐释这一时期美国对外关系的新框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对自由国际主义的内容和影响、保守国际主义外交思想和国际秩序观念、珍珠港事件前美国外交大辩论的过程和意义、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威尔逊国家秩序思想的发展、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缺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恪彥
    此书史料整理之翔实,分析总结之精辟,下足了苦功。相较《美国的奠基时代》一书,亦不遑多让,两书均为现阶段国内美国史研究的里程碑式研究著作。不愧是杨门高足啊!2023-07-28
  • 慢慢走
    简明清晰。关于美国初期自身定位(新世界地区大国—世界大国),时空环境,各时段思潮梳理甚佳。但关于标题中的“踌躇”二字探讨过少,于国家身份定位讨论,外交大辩论两处着墨不多,略显遗憾。关于第五章中罗斯福新政于经济权利的认定(人权定义的扩大)及世界推广,第六章中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改造推广(基督教与国际学会),结束语中关于自由主义的批驳三处值得二刷。2022-03-08
  • 珀斯
    从历史审视当下更具备借鉴意义。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首要是维护其在海外市场、工业原料和投资机会,其维护本国安全的出发点始终都是从经济安全角度出发,因此也不难看出为何其在二战后需要建立以黄金和美元汇率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取代1816年英国确立的金本位体系,以及通过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确保其在海外贸易的优先级地位。诚如胡佛和柯立芝所言“缓解国家间的经济摩擦就是防止战争”“美国的事物就是商业”。不论其外交政策如何演变,也不论其究竟是孤立主义外交还是“胡萝卜大棒”外交,亦或者建立相关机构通过干涉它国内政开展准军事行动以维护本国国家安全,究其根源还是为了维护其经济霸权。2023-07-0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