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每个阅读者都有在他自己经验中积累起来的一些重要著作,也就是他能够从中找到对他来说是“重要东西”的著作。这样的著作不一定在公认的经典著作之列,但对阅读者自己却同样有觉世和启蒙的作用。

《经典之外的阅读》通过对经典之外的重要著作的解读,以“人性”“梦魇”“暴力”与“挣脱”四辑内容,思考并探讨20世纪的恶和如何抵抗恶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思想问题。全书从认识每个人自我的人性开始,以知识分子与抗恶的关系终,将思考和判断恶,作为知识分子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方式。全书知识、思想含量丰赡,行文理性、持平、不矜不伐,力求信而有征、发蒙起蔽,能够在读者们的体会和思考中生发出新的意义。


徐贲,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著有《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等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fishergis
    看别人怎么读书,这里面有没有夹杂自己的私货?没有读过作者读的书,无法分辨。2022-10-02
  • 公民lyk
    极权与恶、人性的黑暗面和心理进化机制、非理性的选择、集体噤声和沉默的螺旋、自由与奴役、定罪和审判、高尚的目的与残暴的手段、记忆和见证、陨落的神祇和破碎的信仰、知识分子的背叛和政治犬儒主义。2022-05-12
  • redyecc
    正如作者在前言用的标题,本书要写的是“阅读的镜鉴——20世纪的恶与抗恶”。他要化作屠龙少年,找出这个世界的“恶龙”,然后试图“屠龙”。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包括“人性”、“梦魇”、“暴力”和“挣脱”。通过对总共20本书的分析,列出了“恶”的方方面面。有些也许有解,有些则可能无解。这其实是一个宏大的目标,而试图通过短短20本书来完成,确实有点为难。但对于我们读者而言,如果不能做到通读这20本书,也可以通过本书,借作者的阅读,来一窥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当然,如果有能力,也有精力,更建议自己亲自读原著。毕竟,别人咀嚼过的,只是别人的味道,自己的感受,还是需要自己去获取。读书,不仅仅是学到知识。如果可以更进一步,摸到社会发展的脉搏,即使是部分,也就有了更大的意义了。2022-01-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