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作为最早探讨社会性别、现代性与权力之间关系的人类学名著之一,着重考察了中国自社会主义革命以来所进行的交叉重叠的现代性项目以及社会性别在其中的中心地位。作者通过比较杭州一家丝绸厂里分别在解放初期、“文革”中和后毛时代进厂的三个代群女工对工作、政治和社会性别文化的不同态度,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想象的不平等交叉中进行的各种现代性想象,以及女工们与中国各个现代性项目之间的多样关系。《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还借鉴了后结构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跨文化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和东方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全书夹叙夹议。深入浅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精良的女性主义人类学研究典范。


罗丽莎(Lisa Rofel)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人类学系教授,美国从事中国妇女问题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除《另类的现代性》之外还著有《渴望中国》一书,并合作编撰了《性别化中国:女人、文化、国家》。目前致力于中国酷儿政治及当代中国纪录片制作研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Chopin J.F.YU
    其实读导论的时候完全想不到后面的三part正文会是这样来写,除却导论,坦白讲也看不出所谓的other modernities,另类的点在哪里,大约是一种因各种原因进度延迟的现代性进程?当然作者一直在反思欧洲中心主义,但似乎想说的是,东西双方本质上没差而已。。。页3,「本书……揭示在那些被标明为远离现代性的地方……现代性是如何被想象、追求和体验的」;页8,「现代性项目之所以在中国被表现得如此迫切,被如此不屈不挠地追求,是源于一种担心自己可能被排斥于现代性之外的恐惧」,这一点作者抓得相当惊艳啊!其实田野材料似乎还是很有局限,但作者巧妙地将材料打碎重组,以「文革」为分际,前后三代女工共同描绘出「复调」的现代性想象,她们的自我渴望,以及与国家权力的整合、互动与离散。翻译有点一言难尽。。。2020-08-10
  • Scipio
    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按照理论框架套的有点多2011-03-05
  • fka EyeCU
    谁能告诉我,这本书里面不断出现的“人种学”到底英文名是什么!明显翻译错了啊!例如:关于激情和渴望的故事使我们回到关于人种学对话与文化批评和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而且人种学应该原文不是anthropology,因为翻译中有人类学)2015-05-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