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机器人能否成为道德责任的主体?我们能否像对待其他人类一样来赞扬或谴责它们?《归责与规范》从道德责任问题的哲学争论出发,结合认知科学、进化心理学、法学等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出一种功能规范型道德责任理论——按照该理论,机器人与人类在道德责任上并无本质区别。哲学中围绕道德责任问题讨论的主要 焦点之一是“控制力条件”。不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需要“自由意志”式的强控制力,而相容论者认为道德责任只需要一种与因果决定性相容的弱控制力。到底归责所需的“控制力”是什么?《归责与规范》从不相容论者提出三种“控制力”理论(自主选择、多重可能性、自我性)开始,讨论了它们各自存在的问题。随后,《归责与规范》讨论了相容论者提出的“控制力”理论和该理论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操控难题”。最后,《归责与规范》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主义的解决“操控难题”的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功能规范型相容论归责理论的可行性。


刘晓飞,笔名晓非,2012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行动理论、实验方法下的哲学研究。近几年来,主持厦门大学哲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致力于哲学实验研究,以及哲学普及和哲学教学创新试验,创立有“实验哲学”微信公众号(Ex_Phi)。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Philosopiggy
    老师上课推荐的,对理解刑法上的功能责任论有帮助。2021-11-18
  • 枳儿
    对我来说是相见恨晚的好书!思路非常清晰,论证非常爽利,语句流畅得令人感动,即使没有太多哲学基础的读者,也能跟随作者游走于诸理论、例证和技术分析中,而丝毫不觉阻滞。如果不是这枯燥的书名和像数学教材一样的封面,无疑将吸引更多读者!2023-05-03
  • 苏晚
    仅就写作而言,是迄今为止读到过最优秀的中文哲学文本。非常清晰且易读。个人尤其欣赏作者对科学证据的倚重。但作者对目标读者的预设似乎不太清楚:如果目标读者是专业人士,很多论证挖掘得都不够深入,从日常语境出发一步步过渡到专业讨论的做法也显得多余;如果目标是一般群众,专业性似乎又太强,没什么哲学功底的读者很难跟得上论证的脚步。2022-09-2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