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我们试图得到并回报爱,但总是误入迷途

⭕《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以色列国宝级作家阿摩司·奥兹小说代表作。

“若问我的风格,请想想耶路撒冷的石头。”

⭕四十九封书信,藏着耶路撒冷的秘密。正如一只黑匣子,等待被破解

⭕希伯来文直译,获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英国《犹太季刊》文学奖

⭕人生又一次步入迷途,耶路撒冷的风从未停止——

爱情、婚姻、代沟、种族、国家……多棱镜般地照见一个民族流浪千年的秘密

———

【内容简介】

七年以后,伊兰娜决定给前夫吉代恩写信。由此,一段尘封已久的婚姻往事逐渐浮出水面。当年伊兰娜匆匆离婚,很多谜底尚未揭开。比如,她为何始终拒绝做亲子鉴定?在写信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彼此的记忆并不相同,而现任丈夫索莫的加入,又把他们的关系卷入了新的谜团……

全书由书信构成,穿插私人侦探的报告、简短的电报等等,结构精巧,正如一只等待被破解的黑匣子。

————

【名人评价】

奥兹先生始终把这个家庭——犹太民族社会的细胞——置于犹太民族和以色列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中,产生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惊人效果。

——莫言

奥兹以充满隐喻和想象的诗性语言,在追寻个人、家庭、族群内部的隐秘伤痛过程中,呈现出国家、民族与个人命运的复杂交织,并藉此表达对人类现实的关注。

——梁鸿

他把以色列人的文化、生存景象和喜怒哀乐带给了我们,使我们看到了别致的、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渊源的以色列犹太人的广阔的心灵世界和生存图景。

——邱华栋

诠释了爱情与婚姻的不可分割,更是对死亡、亲子关系、金钱及女性地位的深刻思考。

——《出版人周刊》

它把每个角色都推向了极端,每个人都处在歇斯底里的边缘。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互相和平相处。

——《纽约时报书评》

【作者简介】

阿摩司·奥兹(1939—2018)

以色列国宝级作家。主要作品有《爱与黑暗的故事》《我的米海尔》《了解女人》《黑匣子:爱与往事》等。他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家庭悲剧和夫妻情感是其作品常见的主题。奥兹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多次获大奖,包括以色列国家奖、费米娜奖、歌德文化奖,以及国际弗兰茨·卡夫卡奖等。

【译者简介】

钟志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东方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英国学术院、美国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著有《变革中的20世纪希伯来文学》《“把手指放在伤口上”:阅读希伯来文学与文化》《当代以色列作家研究》《希伯来叙事与民族认同研究》,译有《现代希伯来小说史》《希伯来文学的再生》(合),以及《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林中鹿藏
    黑匣子这个比喻用得相当妙啊,我们何尝不是把婚姻视作一场危险的旅行,对婚姻的体验是一直在进行,但要说理解和说明,或许真的只有等千帆过尽。常说「时代的一粒灰」、「历史的车辙印」,书信体把这一点变得生动又具体,两个离婚七年渺无音讯的夫妻,因为儿子的麻烦又重新信件沟通,参与其间的还有律师、现任丈夫、儿子。奥兹把他对以色列的理解放到这几个具体的人物身上,既有对复国主义也是某种民粹的批判,也有对于资本主义的不屑。依兰娜与吉代恩的对话充满黑暗的情欲,相爱相杀。而曼弗雷德和吉代恩的电报简短却诙谐,读出一种两口子拌嘴的幽默来。索莫也是冠冕堂皇的狡诈和利欲熏心,虽然他也拥有一种真诚和忠心。布阿兹是最为特殊的存在,他是以色列混乱政治的写照和化身。2023-11-21
  • 55
    好看。首先是奥兹的文字,顺滑有幽默感,信件一开始就把读者拉进去,带着好奇读他们的故事,像极了搜索黑匣子的秘密。犹太复国主义者被奥兹塑造成见利忘义的小人,具体了解不多还要看历史。五个重要人物除了小女儿完全无辜以外,好像所有人都有过恶,又有过温暖时刻,经常被感动着却想到了其他的他们做的可恶的事儿而自己难以释怀。好多气人的情节,又好多温馨的情节,奥兹一定是带过孩子的吧,一定有过温暖的婚姻家庭生活吧,被他描述的生活细节折服,太爱了,记得奶皮。2023-11-11
  • 芒果果
    初起的书信里充满了浓烈的挑衅与仇恨,复杂的纠葛与鄙夷,轻易地勾起人阅读的欲望,随着往复书信,一场失败婚姻的黑匣子被层层剥开,每个人都在独具特色的语气里显形对抗,罗生门般的叙述立体又私密,事实与记忆的界限逐渐模糊,真相如何已变得不再重要,只想沉浸在各自的感受与激荡里,奥兹真是构建情绪和欲望的好手啊。“世上有幸福,苦难与忍受并非其反面,而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过它,我们在荨麻中俯身爬行,抵达沐浴在银白色月光下的林间空地。”2023-11-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