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误读图示》前五章主要探讨误解、或强有力的“误读”理沦与技巧。后六章集中在读解的例子上:弥尔顿、华兹华斯、雪莱、济慈、丁尼生、勃朗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斯、沃沦、爱蒙斯、阿西伯雷等的诗歌。在前一部分,为了寻求误读的图示,我作了一次追溯文学起源的远航。从诗歌起源和诗的最近几个阶段之间密切的联结起始,这次航行首先回到文学传统如何形成的过程,接着回到“原始的教导场景”过程的种种根由,最后回到对延迟的沉思。这一沉思集中在影响之上,作为对阅读/误读行为六重防御比喻的影响。接下来,比喻、防御、形象和修正率的关系,将在讨论误解的一章里得到阐发,误解图示也是《误读图示》的目标。再下来是对勃朗宁一首诗《查尔德·罗兰走向幽秘高塔》的全方位阅读,以阐明这一误读图示的用法。在《误读图示》最后部分,以这个图示作为我们的向导,考察了从弥尔顿一直到当今许多影响的变体。

《误读图示》最后部分,从分析弥尔顿的引喻开始,分别讨论代喻(rnetalepsis)和转代比喻(transumption)、依撒格·卢利亚称之为“gilgul”的最终修改率的古典对应词,以及一位先辈因其后代的行为而获得再生,后人从他支离破碎的丑陋外壳中拣起一息尚存的火星,重又点燃起来。紧接着的一章论述从华兹华斯到丁尼生等弥尔顿的后裔。此后,《误读图示》的其余部分论述美国诗人,首先论述的是他们的先驱和诗学理论家爱默生,他与后起的美国诗人们的关系,同弥尔顿与他之后的英国诗人们的关系正相类似。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nana
    精英太精英,一个简单的观点非要用复杂的方式道出让人绞尽脑汁去理解,作为一个修养低下的小民只能默默被各种碾压了2014-06-09
  • de
    布鲁姆借精神分析观照强者诗人对前驱者的“修正比”来诠释其“影响的焦虑”理论。Clinamen借卢克莱修之原子偏移,指诗人对前人诗歌的误读定位与创造性偏离;Tessera从古仪式之身份认同凭证中,导向诗人对前人诗篇的逆向对照、续完与对偶;Kenosis取圣保罗意指基督的自我神性降格,通过表面对自我灵性的扬弃从而在内在中分离前驱的姿态;Daemonisation采新柏拉图主义的存在附身,以撒旦赋诗人以悲哀,以对前驱进行崇高反动并将前人陌生化、逆崇高;Askesis借苏格拉底萨满术士为达到孤独状态的自我净化,通过本能性的侵略升华达到自我主体之喜悦。最后,Apophrades死者回归,诗人将自身与诗作向前驱者敞开,通过对前驱诗人的超越性焦虑意识,使自我高扬成为新的强者诗人。2023-06-07
  • Wesen
    这种书没有能力看原著的后果就是,只能去硬啃翻译的误读。但是我啃完了,所以我胜利了。上帝没有给我足够的智商去啃原著。这本书的意义大概就是告诉我:我的无知超出我想象。2020-11-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