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学之交流;艺术之影响;著述之翻译;商货之贸易;生物之移殖;海陆空之特殊旅行;和平之维系(使节之往还、条约之缔结等);和平之破坏(纠纷、争执与大小规模之战斗等)。”[1] 作为一门学科,中西交通史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20年代,张星烺、冯承钧、向达等学者始以科学方法开展中西交通史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真正对中西交通史从古代到近代进行整体性研究,写成通史鸿篇的却是方豪,对这一学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并由此奠定了其在这一领域研究上的重要地位

方豪(1910.10.26-1980.12.20),历史学家,天主教神父。字杰人,笔名芳庐、绝尘、圣老,浙江杭州人,青年时期在宁波圣保罗神哲学院学习,倾心天主教史学家陈垣。1935年晋升为神父。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对泉州港興衰時間的描述,与葉顯恩、成田節南等人大不同2019-05-17
  • 豆友cEi8n8HOQs
    中西交通史的通史类,对于交通的说法,重在“通”,天地交,万物通。2022-11-09
  • 研墨
    涉及面广,可谓大作!2017-06-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