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秦汉仕进制度》对我国历史上具有开创之功的秦汉时期的仕进制度(即选拔官吏制度),作了全面而详尽地论述,可以说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秦汉选举志。尤其是秦仕进制度疻发,弥补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不足。《秦汉仕进制度》对广大历史专业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供各级领导同志和人事干部参考、借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且耐清贫读我书
    军工等级制度到察举制,再到宦官士大夫三角结构的形成,很多高中历史背过的概念才真正通晓,有的关键概念打通了其实当初也就不会背的那么痛苦了2019-02-25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秦国在统一前,实行军功入仕为主,多种选官途径并存的制度。统一天下后,由吏入仕逐渐成为主流。精通法令并能够忠实执行命令,成为选官最重要的标准。这导致官员在行政中认法不认人,缺乏人情味,秦朝的灭亡和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为解决秦朝选官制度的问题,汉文帝创建察举制,汉武帝又创立了举孝廉制度,察举制由此走向成熟。察举制在东汉时期逐渐被豪族把持,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标志着察举制的变异和衰落。察举制又导致官员和地方势力相结合,成为一个上通下达的士大夫阶层。皇帝为制约士大夫经常拉上宦官做帮手,“皇帝—宦官—士大夫”的权力大三角也就成型了,这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2019-05-12
  • 静嘉张
    读的是98年的版本,作者对这本书的定位很准确,毕竟只能代表80年代初、中期的研究水平。当然,也仍不失其应有的价值。资料整理有功,大致建立仕进制度的框架,但分析薄弱,尤其欠缺理论基础。只是简单的评论感悟,没有有效的组织成为系统的著作。仕进制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管制,另一方面通过其演变也能看出王朝的权力结构变化。大体限定在科目阐释考证、举主与应举者状况分析等方面, 大量的工作是资料收集、考订和分类排比, 充其量不过把资料搜寻得更多一些, 把统计数字搞得更细一些罢了。2018-12-2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