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0年美国最高图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帕蒂•史密斯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二十世纪纽约最传奇、最美好的爱情。他们共同的人生,她以《只是孩子》回忆。

1967年,他们在布鲁克林偶遇,她是离家流浪的女孩,他是荒废学业的男孩;

1969年,他们在切尔西酒店蜗居,她是爱写诗的书店店员,他是爱画画的午夜牛郎;

1971年,在摇滚乐中她越陷越深,在前卫摄影中他逐渐发现自我;

1973年,在CBGB舞台,在摄影暗房,他们于不同的领域各自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1989年,她已成一代朋克摇滚女王,他却因艾滋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1968年的夏天,那是柯川去世的夏天,是爱与骚乱的夏天,也正是在那个夏天,两个刚刚踏上艺术之路的热血青年相遇在布鲁克林。

帕蒂•史密斯会成长为诗人和音乐家,罗伯特•梅普尔索普会将他高度挑衅的个人风格瞄准摄影艺术。他们单纯而热忱,从科尼岛到第42街,最终到“马克斯的堪萨斯城”著名的圆桌、安迪•沃霍尔王朝听政的地方。他们的足迹遍及纽约。1969年,这对情侣在切尔西酒店驻扎下来,迅速融入了那个赫赫有名也声名狼藉者的团体――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千奇百怪各色族群。那是一个意识格外敏锐的时代,诗歌、摇滚、美术和性政治的世界,相互碰撞、爆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两个孩子般的青年立下了相濡以沫的约定。他们的生活混乱而浪漫,他们献身创作,被共同的梦想所推动,在那段如饥似渴的年月里彼此激励、相互扶持。

《只是孩子》像爱情故事一样开始,如挽歌一般结束。它是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纽约,向它的贫与富、它的牛郎与恶棍的一次致敬。这是一个真实的神话,两个青年艺术家共同奋斗的写照,一段成名前的序曲。

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 ):作家、音乐家及视觉艺术家,最伟大的摇滚歌手之一,于2007年入选摇滚名人堂。

1970年代,帕蒂•史密斯革命性地将诗歌与摇滚结合,开创了一个朋克摇滚时代。首张专辑《马群》,被尊为史上最伟大的100张专辑之一。封面肖像由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 Mapplethorpe)拍摄。至今已出版12张专辑。

帕蒂•史密斯的文字著作包括:《维特》《白日梦》《珊瑚海》《纯真预言》《空想》等,2010年出版《只是孩子》,赢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帕蒂•史密斯从1973年举办首个素描展至今,包括美国安迪•沃霍尔博物馆、法国卡地亚现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为其举办过多次展览,展品包括素描、摄影和插图等。

1980年,帕蒂•史密斯与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Fred “Sonic” Smith)在底特律结婚。1994年,...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Kreuzberg
    已经和艺术家无法产生共鸣 2013-02-06
  • 可以
    我明白 在一小段时空里 我们交付了彼此的孤独 又用信任添补了它2013-06-12
  • 伟大的伟
    我带着一种预先设定的心情买了这本书,就是带着手绢走进影院特意去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那种家庭主妇的心情,内心澎湃着想哭死自己的激情。但才看了个头我就发现被骗了。摇滚女歌手,至少这个摇滚女歌手整个就是一假模三道的田原,你读过双生水莽吗?你应该读一下,那是治疗各种皮肤病的秘方,皮肤上能长出来的疮痘都会随着鸡皮疙瘩的剧烈运动而被摧毁殆尽。读的前几页,我就开始迷惑,以为自己翻了一本电话黄页,上面全是名字,各种名人的名字,但跟Patti有什么关系啊,我真想问她。这个结果就是导致其他的文字只是连接这些名字的连接符。整篇整篇的名字啊,而且怎么着这本书也应该是重点在那位死去的摇滚女歌手的男朋友身上啊,可事实上她整本书其实都在写自己,各种人造苹果光打在自己的脸上。Patti确实过了很多苦日子,从2013-01-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