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出土墓志所见中古谱牒研究》通过文本辨析和图版对照,判定大量魏晋南北朝墓志直接抄录了墓主家族谱牒,并对谱牒残章做了辑录与格式复原,作出了社会史的初步考察。这一研究可视为中古社会史资料的一次重新发现。根据研究结论,可以从六朝墓志中辑录到二百余件原始谱谍,每件少则数十字,多则数百字,世系记录完整,婚姻历官总字数多达数万字,内容涉及魏晋南北朝家庭结构、性别比例、婚姻状况、嫡庶之别等中古社会史的重要内容,从而拓展了中古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视野。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或曰
    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揭示镌谱入石的问题和中古谱牒的形式,二是辑录中古谱牒并尝试复原。第156页倒数第8行,侯扬方为侯杨方之误。第560页引徐冲一文,漏写出处《复旦学报》。第565页倒数第4、5两则文献,作者是郭锋,分别误为郭峰、郭蜂。2017-03-12
  • 玄都校經
    作者在徐渊“异刻”说的基础上,指出在墓志正文之外添加的“谱系”是抄自谱牒,这个线索非常好。不过,现存中古谱牒的实物唯有两件高昌残卷,谱图式样与马王堆《丧服图》十分近似,应视作中古谱牒复原的基本依据。作者反而认为应当依据南宋汪藻《世说新语序录·世说人名谱》的格式复原中古谱牒,此《谱》明显是作者在第六章指出的“欧苏谱法”的产物,是对《史记》之《表》、郑玄《诗谱》“上下旁行”的模仿,并非沿袭自中古谱牒。作者还认为墓志中的“平阙”体例也应该来自谱牒。这些想法都未必合理,从谱牒到墓志是一个“读图”的过程,并不能视作简单的抄录。图是二维的,墓志却是一维的,“平阙”正是这种转换下的产物。总而言之,作者搜集的资料都很有趣,也很有启发,但论复原中古谱牒却犹有未尽。2021-06-11
  • 草木有本心
    匆匆读完主体部分。“两晋南北朝墓志中这些位于特殊位置,并以特殊行款记录家族谱系的文本,应当就是墓主家族谱牒的直接抄录或经过简单改写的节录。”在此认知基础上,以《世说人名谱》为骨架,参之碑刻材料,进行中古谱牒的复原工作。ps:在整理碑志录文时,标注平阙和转行都具重要性(即理解碑刻文献生成的面貌,而非仅仅根据录文处理文本信息)。2021-03-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