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以巨大的时空尺度,反省人类文明的历史与命运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等。

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

★融通中西,凝练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链条和绞合机制

以斯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的文明史,对中华文明缺乏深刻的亲身体验;与此同时,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

《文明的两端》兼顾二者,通过分析以儒家文化和雅典民主奇迹为代表的“轴心时代”的成就,揭示出以物质为基础、价值为主导、政治为关键这一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链条和绞合机制。

★兼具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社会批评家的开创性思考

一般的文明史更多地强调叙事,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而《文明的两端》不仅是历史学的,更带有政治哲学的关怀。

★难道人类的进步事业,注定要陷入“平等的狡计”?

《文明的两端》认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控物能力与自控能力的不平衡。

在科技和资本的加持下,乐观宿命论的进步事业陷入了“平等的狡计”,物质基础要求僭越为上层建筑,导致政治的扭曲和精神的遗忘。人类文明变得越来越非人性化,以至威胁到人类本身的延续。

★人性,规定了人类的有限性;文明,必须在人性的范围内

人类或社会的持续进步其实是一种妄念。道德与精神的能力,是落实于个人的,必须在每一个人那里重新开始;从社会的角度衡量,则必须从每一代人那里重新努力。

【内容简介】

《文明的两端》核心要探讨的是文明的“前”、“后”两端:前端是指人类将要进入文明和进入之后一直到物质基础、政治秩序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基本确立,即几大文明的根本价值观开始分流的一段时间;后端是指人类进入思想启蒙和工业文明以来的时代,尤其是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和它们的关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信仰和价值观在和政治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等等。

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注意价值的转换和趋同,观察它的推进者和抵制者,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

同时,《文明的两端》也会注意两端之间的联系和对照,尤其是物质层面对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的基础性影响,以及不同价值观对各种文明的引导及其在全球的汇合与撞击。

揆诸西方学者的文明史著作,从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到汤因比的文明史研究,虽然都是观察与思考并重,但对中华文明却不易有深刻的亲身体验;而中国学者的中华文明史著作,则往往局限于自身,且反省和危机意识不足。

因此,《文明的两端》在文明的始端,更多地关注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和演变;在文明的近端,则更多地关注人类共同体的未来命运。

何怀宏,1954年生,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西方经典的引介者和中国伦理道德重建问题的奠基人,曾获第一届和第十七届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首届正则思想学术奖。

代表性著作有《世袭社会》、《选举社会》、《良心论》和《仅此一生》等;主要译著有《正义论》(合译)、《沉思录》和《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寂照
    一口气读完,阅读感受太棒了!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文笔如汩汩流水,深入浅出,这都建立在何怀宏老师大量的阅读储备和精密的理解力之上。文明如何诞生?文明如今进化成了什么模样?以及文明如何发展至今?他在人类思想的瀚海中来回穿梭,客观理性地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而最终的目的,是忧虑于当下物欲至上的现象,从而试图对人类提出某些告诫,对文明的未来给出某些警醒式的思考,当然这思考是比较温和均衡的。其中最精彩的,是第七章以美国为例探讨现代人价值观的转变和第八章以中印为例讨论全球化背景下价值观的趋同,最后的落脚点回到了人性的有限性以及人性是否能达到至善的问题,感觉作者心中依然古代士大夫的志向。2022-08-03
  • 梳忽不大意
    很敬佩,课本级别的作品(综述)。面对文明的进步,我们要谦卑地向前2022-08-20
  • 星尘
    一本反思文明的著作文明的两端指的是文明的开端(书中以中华文明为例,也谈及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另一端则是现代文明,亦即我们正在经历的文明阶段。本书反思过去的意义在于指向未来,作者认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大进步,但精神生活和道德水平却似乎发生了大停滞。人类的控物能力不断增强,而自控能力却没有同步跟上反而日渐滑坡,这正是文明危机的一大原因。不要草率地认为作者是在危言耸听,因为本书的观点其实并不新颖(作者在后记也坦率的承认了这点),甚至对文明的反思也不单单发生在哲学界,同样也发生在文学界,《荒原狼》《血清素》等小说就是这方面的例子。所以,本书是对人类精神危机的再一次预警,我们身处的时代真的太快了,快到我们的精神与灵魂已经跟不上肉体和物欲了,这是现代人难以摆脱的矛盾2022-09-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