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三省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三省制新探》分五章,从体制演进的角度,将三省制置于整个汉唐制度演进的环节中加以定位,并以门下省作为研究中心。在理清汉魏南北朝门下省演变线索的基础上,特别研究了隋及唐初三省的发展、门下省与中书省地位的升降变化等,资料充分,分析入理,对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亦有客观的评价,便于读者取鉴与利用。

罗永生,祖籍广东,香港出生及成长。完成大学教育后,于1988年考取国家教育委员会(即教育部前身)特别奖学金,公费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硕士课程,学习隋唐史。获得学位后,返回香港,入读香港大学博士课程,专攻中国中古史,1999年取得哲学博士(中国中古史)学位。现职香港树仁学院(私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曾发表《唐前期三省地位的变化》、《晚唐五代的枢密院和枢密使》、《隋文帝与三省发展关系初探》、《“后魏尤重门下官”说新探》等多篇论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横野清夷
    对袁刚那本书的“借鉴”意味较强。2021-04-12
  • 唐英俊
    “追溯三省之渊源,莫不由天子侧近之官演变而来”,三省因天子好恶而兴,也终因天子好恶而废。隋代以尚书省为核心,唐太宗后转为门下省,高宗武后时期又变为中书省。宰相权力升降始终因君主个人而定,并没有得到制度性的保障。言相权制约皇权的岂不可笑。作者对“同中书门下三品”衔的设立和政事堂迁往中书省原因的考察,深有启发。2021-04-11
  • 中世与近世之间
    何谓“活的制度史”?依我个人理解,无非是要关注制度运行中的变数,这个变的核心就是要把握人的因素。制度由人而定,又会因人而异,过高强调制度对执行者的约束力属于理想化。中国古代之以为人治、专制社会,无非是因为制度本身没有绝对的束缚性,甚至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特别对于皇权而言。本书名义以隋唐门下省的变迁为考察中心,但除了追溯门下省的起源、发展,其与中书省的地位变化及迁转,实际上以三省权力的升降为重心,结论隋唐时期宰相的权力没有制度化的保障,其升降仍然是根据君主的信任和好恶,但实际上这也不过是专制政权的普遍状况。2018-12-1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