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最受远藤本人喜爱的一部作品

▲远藤周作大病初愈后的感性之作,献给在时代喧嚣中孤独抗争的众生

▲小说道出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不论怎样的痛苦,都比不上孤独的绝望;我们都希望在苦难中,有人能够聆听自己的声音

▲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及歌舞剧,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 ——————

内容简介:

《我·抛弃了的·女人》是远藤周作经过数次肺部手术,大病初愈之后创作的第一部大众文学小说。这部小说展现了远藤对时代和人性深刻的思索和理解。

故事发生在昭和年间的东京。大学生吉冈努在偶然中结识了其貌不扬的乡下姑娘森田蜜,他用自己的生理缺陷博得蜜的同情,并在哄骗蜜献身之后将她抛弃。尽管吉冈努毕业后努力寻得了自己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他的心中却总是有意无意中浮现着蜜的影子,想起她对自己纯粹的爱和全然的信赖。于此同时,苦苦等待吉冈努的蜜因为误诊,被送至与世隔绝的麻风病医院,病人们的孤独和绝望深深震撼着她。

一天,吉冈努忽然收到麻风病院山形修女的一封长信……

————————————

名人推荐

不是那些带有文学革命意义的作家们,人人都有的深沉而阔大的存在。你的写作,恰恰弥补了他们在文学革命中对人性和人的灵魂的轻慢。

——阎连科(作家)

他创造出了一个孱弱的上帝,一个会妥协的上帝,一个选择把信仰埋藏在心灵最深处,而不是向信众慷慨陈词的上帝。

——蒋方舟(作家)

远藤周作是一位公认的“复杂作家”,不仅是文本语义上的,而且是个人经历和性格上的,当然也表现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东洋异教徒面对天主教(基督教)文化时的纠结与挣扎。

——刘柠(作家、艺术评论者)

远藤周作(1923—1996)

日本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法文系。幼时因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中国大连,回国后受洗,战后前往法国里昂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与吉行淳之介、安冈章太郎等同为战后日本文坛的“第三代新人”。

1955年短篇小说《白种人》获芥川奖。1958年《海与毒药》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66年《沉默》获谷崎润一郎奖。1980年《武士》获野间文艺奖。1994年《深河》获每日艺术奖。1995年远藤周作被授予日本文化勋章。

远藤周作被称为日本信仰文学的先驱,他致力于探讨日本的精神风土与基督教信仰问题,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罪与罚”的沉重思考

译者简介

林水福,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家,台湾芥川龙之介学会会长,台湾石川啄木学会会长,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博士,南台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范畴以日本文学与日本文学翻译为主,并延伸到台湾文学研究及散...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久和公园
    “其实人在受苦的时候,主也分担着同样的苦痛,这是我们的信仰。”“蜜已经在她那自己的人生中,不自觉地实践了痛苦的共尝了。”2022-05-28
  • 流言
    这写的也太好了,人物一个个都那么真实,把圣蜜都写活了,真·神,要不是年纪大了,真是会被感动的一阵一阵的。远藤的文字润物细无声,人物刻画深入人心,太可怕了。只是不喜欢这刻意的圣蜜。2022-05-23
  • 江流苏
    不论怎样的痛苦,都比不上孤独的绝望;我们都希望在苦难中,有人能够聆听自己的声音。T2022-02-22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