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谭木声,青年历史研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西方哲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方向为晚清政治史,特别是清末宪政的外交因素。曾任经济观察报高级编辑、界面传媒创始合伙人。现为人文历史教育传播机构“新亚人文学院”创始人。曾出品“中国通史大师课”系列人文课,为大众所喜爱,在喜马拉雅等平台有上千万收听量。

内容简介

重审巫蛊之祸来龙去脉,还原历史真相;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宝木笑
    这本书更像一本私人历史笔记。古时人常将读史随感记于书白或便笺上,这类笔记最重独立思考,像是意图藏之深山的一家之言。如果照这样的标准看,这本书的表现无疑是优秀的。作者并未完全拘泥于对“巫蛊之祸”的梳理和一般性分析,而是加入大量自身揣测和思量,虽然一些观点因为不同于传统结论似乎值得商榷,但这也正是历史笔记的魅力所在。核心在于汉武帝在“巫蛊之祸”中的角色到底是什么?作者的观点很冷峻:这是一场武帝晚年发动的政治战争,为的是清除太子和卫皇后一系的庞大势力,至于谁来继承未来的帝国,这似乎并不是个问题。2024-06-12
  • 舟遥遥以轻飏
    1.西汉后期的外戚之祸,萌芽于武帝,养成于宣帝,大行于元、成之时。武帝儒法并用,限制了外戚集团。2.国家不在大事征伐,军功也少了,行政能力就成为甄别人才的重要手段,读书也就成了社会中下层唯一的晋升之道。(但我记得察举制也是汉代重要的选官制度,但比例多少未可知。)由此观之,数百年后,完成了统一的隋唐,也为科举制的形成提供了土壤。3.天子和太子的关系,作为继承人的太子做事容易被认为挑战君权,帝王家信任极其稀缺。如果没有巫祸之乱,戾太子顺利登基,而不是年幼的刘弗陵,困扰西汉后期的外戚专权的局面或许就不会有,但也可能其它局面,毕竟历史不是归纳,而是演绎。2024-05-27
  • 雁渡寒潭
    书写巫蛊之祸故事中较为出色的著作。以汉武之雄才与心机,“虎毒食子”并非突破其道德边界之事,在选择帝国方向上剿灭太子一族或许在他心底永远都会认为是正确无比的决策。军功集团从卫青到李广利,在侧美人自卫子夫到赵钩弋,皆是棋子与弃子而已。以史可以明鉴,君不见尊崇汉武者比比皆是,中国历史即在暗黑中循环往复。2024-06-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