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皮普·威廉姆斯

内容简介

小女孩艾丝玫出生在文字的世界,她从小失去母亲,跟着身为词典编纂师的父亲在累牍院的分类桌下长大。艾丝玫的父亲和一群词典编纂师立志编纂第一部最权威、最完整的《牛津英语词典》。她对他们心怀敬意,直到她发现一张写有“女奴”的纸条被丢弃。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G
    画面感极强,艾丝玫和莉兹让人立刻想到莫德和苏。拾起丢失词,找回女人的声音、身份、生活经验和历史;词的意义是语境赋予的,身体力行去再定义再创造。CABBAGE(包心菜)“过来,我的小包心菜,给我一个拥抱。”——狄蕊丝·欧文狄蕊丝,多么美丽的名字。这句子很像是莉兹会说的话。“妈妈们有她们自己的一套用词,你不觉得吗?” 她不会读这些纸条,但她比我更了解这些文字的意义。BONDMAID(女奴)一辈子都被爱、奉献或义务约束。“从你小时候起,我对你来说就是个女奴,艾西玫,而我每天都很庆幸是这样。”——莉兹·雷斯特,一九一五2024-09-16
  • 洛米游书
    对女性的偏见,从词典都可以看到,但那么多人都选择视而不见。2024-09-12
  • 果核抓手
    一个牛津女孩的“编舟记”,虚构世界建立在几个现实基点上。以女主角艾丝玫的视角引出牛津词典编纂过程中那些缺席的词条和贡献者,丢失的声音包括了女性、工人、底层民众等在维多利亚时代无权发声的群体。从缺席到发声,从不被关注到被听到,小说展示了极端手段、理性争取、“摇摆”大多数的不同反应。摇摆或许才是常态,摇摆意味着思考。正确的标准往往是浮动的、暂时的,书中所透露出来的观点也是包容的、理性的。差异不应导向敌对,女人男人、士族平民、国家民族的最大公约数首先是人本身,需要警惕的是僵化的偏见。从这点看,小说并未为了讨好某种正确而变得谄媚。理想状态即便难以达成或长期保持,所幸总还有人在努力。2024-09-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