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史景迁(Jonathan Dermot Spence,1936年8月11日—2021年12月25日)

内容简介

明朝万历年间,也是世界史上的大航海时代,利玛窦从意大利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从介绍神秘的西方记忆法开始,传播西方文化。终其一生,他都在试图打入热衷科举考试、重视背诵诗书的士大夫群体,他披僧袍,又着儒衫,通过适应中国的文化环境来打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YWCJ
    毫无连续性,流畅度可言2024-12-02
  • 陆钓雪de飘飘
    利玛窦时刻注意着中国社会里那些能对传教带来帮助的部分,他抓住了印书这个切口,大展拳脚。中文基督教祷文最早的一个版本,就是他和罗明坚在1584年编译的(根据的是早先一个拉丁文版本,可能是在印度草拟的),获得肇庆地方官员准许后,在当地耶稣会士的住所印了一千两百本。利玛窦在罗马学院求学时,学院曾派一些学生帮助德意志来的排字匠师制作书籍,有些人推测利玛窦或许也是其中一员,因为他显然对印书的具体细节十分熟悉。他仔细记录了中国工匠如何把整版倒置的书法文字刻在木板上——木板的材质通常是苹果木或梨木,其速度甚至与当时欧洲排字工排一页金属活字同样快。他还指出,中国印书法的一大优势在于,人们可以一次只印少量的书而把字版留存将来亦能重印,即使要作小改动,也十分迅速且廉价。尽管他感到汉字太多,又太复杂,阻碍学术发展2024-10-19
  • 冬至
    用四个汉字和四幅画搭建大框架,将汉字和画作往特定主题上解读,再将利玛窦生平、事迹和思想中与该主题相关的材料进行汇编论述。这是蛮精巧/讨巧的写法,好在用记忆术来引入和统领,让纷杂的材料恍若记忆的碎片,避免给人过于生硬之感,而且许多材料很有看点,比如对圣经的翻译、对“要”的联想解读、国人对耶稣受难、圣母像的反应、与佛儒的辩论等等。2024-09-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