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于斯曼,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前期拥护自然主义,和左拉、莫泊桑等人合著了短篇集《梅塘夜话》,之后转向象征主义,《逆流》就是于斯曼转型之后的代表作。于斯曼具有极高的审美品位和时代触觉,在绘画方面推崇印象主义画派,在文学方面赞赏波德莱尔、爱伦坡、拉马丁等人。于斯曼的《逆流》启发了后世很多作品,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中也提到了此书。

内容简介

德塞森特厌倦了巴黎的虚伪和浮夸,转而避居于丰特奈小镇,过起了离群索居的生活。他依据个人审美和品味布置住所,沉浸在自己一手缔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中,对抗世俗的潮流。每个章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涉及绘画、宝石、花卉、文学的联系,奠定了19世纪邪典之作的地位。王尔德称《逆流》是一部“毒液四溢的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岩井俊七
    颠覆和逆小说框架之流,真·有毒的书,又丧又废又有钱,狂欢的盛宴,把一个世界浓缩在一方手帕,“从牙买加一种灌木中提炼的香水”等接近神经质的全景描写,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一场难以消退的高烧,包括幻觉在内的所有感官的心灵层次的360度呈现,大量混乱的阅读,道林·格雷不再变老的真相(划掉),尽管颓废消沉而癫狂,有些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对于所有人,未来都是平等的,只要心存一点点理智,就不会互相羡慕了。”某位医生的治疗方案适用于很多无病呻吟的忧郁的闲得慌的小资阿宅:“重返巴黎,回到公共生活中去,总之,努力地像其他人那样消遣。”2019-10-17
  • 杯子磕着牙齿
    一本毒液四射又很丧的书,不知道原著词汇是不是也是这样的细腻优美,余中先翻译的很美,全书一共十六个章节,每个章节是个主题,涉及宗教 文学 音乐 香水 绘画 诗歌等等,于斯曼借一个略有点神经衰弱的病患大发议论 ,滔滔不绝的一吐为快,从中窥见于斯曼丰厚的学识和怪诞趣味。但读起来有点吃力 有好几次看着看着看分心,除了因为欧洲文艺史缺乏 还因为书中的文字观感需要调动视觉 嗅觉 听觉 各种观感才能在大脑里重置想象,不然很容易看到不知所云。没有情节 只有一个主人公,类似随想笔录,不朽!2019-08-25
  • MaxHorowits
    啊!果然是一部充满毒液的有趣的书!虽然不得不大段大段跳过了带着各种人名书名各种奇怪名词的段落,但堆砌本身也带来了一种bling bling的效果,太神奇了。可惜像帕特森里那位日本诗人所说,看译本就好比穿雨衣洗澡,体会不到美之一二。2017-04-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