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代表著作有:《晚明大变局》(2015)、《明代文人的命运》(2013)、《晚明史(1573-1644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晚明大变局》入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新华网、新浪网等二十余家媒体2015年度好书,并入选新华网2015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樊树志先生以全球史的视野细讲晚明史”系列之一。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梦见自己考第一
    虽然事实很多 材料很丰富 写文武官员的怎么救国还是停在某某怎么说 而不是怎么做及其影响 所以仍然觉得管中窥豹 还不如写一个小的能驾驭的角度 而且有的臆断没什么意义2019-12-11
  • chenjunyi1990
    引用的很多奏折读起来很有趣。有人批评引用过多,这个确实是缺点,但是论从史出,没有史料,瞎发挥哪行。万历十五年就是以论代史。2020-05-21
  • 李克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明末的民变乱局。有史料表明,明末内地人口已接近两亿。撇开道德问题不谈,这一人口是显著的超越了传统农业文明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对待叛民问题上,明末一直有抚剿两种思路,也都有其道理。但抚派的命门就在于招降叛军后始终无法安置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当时就有人看到明末乱局的关键,提出攘外必安内,安内必安民,安民必理财。讲白了,需要创造出足够的就业岗位才行,而这恰恰是死局中的死局。明朝是陷入了典型的马尔萨斯陷阱中去。所以讲的冷酷一些,当时条件下,解决这一死局的唯一办法就是人口的大量减少,唯有如此,才能走出陷阱。这也是大清体制比明末更严苛,但却没有继续引发叛乱的一大原因,也是嘉庆并没有明显失德,但白莲教起义却按捺不住的原因。2019-07-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