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格兰姆・贝克(Graham Peck),毕业于耶鲁大学,曾于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驻中国战争情报办公室(U.S. 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工作。作者1935年以画家身份来到中国,遂被中国异域情调所吸引,将两周旅行计划延迟至两年,并出版了《穿越中国长城》(China’s Wall)。抗战爆发后,他抱着毕生研究中国的决心,再次周游中国,并有目的地进行广泛采访与调查,详细记录所能掌握到的一切事件,从军政要人、外国记者到底层老百姓的生活,无所不包。1950年按此整理出版的《战时中国》(Two Kinds of Time),受到美国全社会尤其是军政两界的高度关注。

内容简介

1940 年到 1946 年,美国作家格兰姆·贝克走访了当时中国的举措和表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麦田圈212
    评分是不是过于苛刻?作为抗战时的外国观察者,他的立场是公正的,对普通百姓是悲悯的。我们得以了解烽火间蝼蚁百姓真实而悲惨的生活。微观的战时生活,倒是通过外国人的作品了解,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作者的素描速写也很有意思。2022-04-09
  • 刀叢中的小詩
    《战时中国》——圣人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观中日战局,美苏窥伺,看本书作者一路走来,痛诋国军,有如下士闻道。其间种种,恨不能起老蒋问之:为何不接收琉球,分占东京?在两强之间欲左右逢源,反而顾此失彼,让外蒙自立,授柄于人?唉,观近代史,每到关键时候,刚一看到起色,必向一个最坏的方向发展,深不可解也。2021-10-10
  • 欧亨立
    外国人在处于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所见所闻,没有聚焦于战争本身,而是将重心着眼于百姓,执政党以及美国政府之间的种种,很真实,很讽刺2022-01-0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