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尼克・邦克,英国记者、作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利物浦回声报》和《金融时报》担任过记者,后来成为了投资银行家,主要供职于香港和上海的汇丰银行。在其从事新闻和金融职业生涯中,尼克曾广泛地游历中国、印度、前苏联和美国。目前,定居在英格兰林肯郡。著有《逃离巴比伦》等。

内容简介

18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当局通过了《茶叶法案》,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并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这对于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商业利益是极大的损害,因此直接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英国议会中的鹰派呼吁采取惩罚性报复措施,此举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774年夏末,当地的造反派已经将自己武装起来,独立战争势不可挡……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往行客
    每天听着美国的名字,但是关于她的诞生知之甚少,熟悉的只有波士顿倾茶事件和b站玩梗的路易十四。全书读下来有种碎碎念和冗杂的感觉,一开始有点难看,但是可能这才是历史本来的样子,混乱无序,在无数巧合中变成现在的样子。不能用古代中国的大一统王朝思维惯性带入大英的殖民帝国体系,殖民地和宗主国的关系简单到只靠财政税收,但是又因为过于简单,千头万绪的利益分配变得过于粗糙,最终引爆了葛斯比事件和波士顿倾茶事件。但是宗主国的语言和贵族集团妥协的法律传统,又被殖民地独立的国家继承,混乱有很有意思又和中国古代完全不一样。不过翻译的有点生硬… 2022-05-06
  • yixjustc
    翻译太垃圾了,期待更好的版本2022-04-01
  • 溺在水瓶里的牛
    东印度公司只是帝国经济的冰山最先融化的一角,诺斯首相只是传统观念枷锁囚禁的老派人之一,殖民地不甘再做宗主国拉磨的驴子,殖民地只是帝国眼中的利润率,议会沦为辩论赛和角斗场,军队的威胁象征大于实际战力,松散的管理体系使得原本地理位置分离的庞大帝国疆域变得更加独立。美国对自由的渴望和英国对权威的坚持,让妥协变得毫无意义,市场用走私让暴风雨来得稍微早了一些,但帝国的洪灾只会迟到不会从不缺席。就像富兰克林所言,“一个庞大的帝国,正如一块大蛋糕,最容易在边沿处被销蚀”。2020-06-1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