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个女人惊心动魄的俘虏求生记,一场有关爱情、人性、伦理的绝境试炼

▲挑战野蛮与文明的边界,直抵现代人心底的迷思与困境

▲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代表作

————————————

内容简介:

《树叶裙》是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一部以女性为视角所展开的独立与冒险小说。

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初期,年轻的英国贵妇艾伦随丈夫奥斯汀前往殖民地澳大利亚的范迪门地拜访丈夫的弟弟加奈特。身强力壮、野性奔放的加奈特另艾伦心神荡漾。责任与愧疚驱使她逃离了这场不期而至的欢愉,她下决心同丈夫登上返还英格兰的航船“布里斯托尔少女号”。

一场突如其来的海难将众人放逐至澳大利亚的荒岛。在那里,他们遭遇当地的野蛮土著袭击,唯独艾伦一人生还沦为部落的奴隶。她历经攀树捕鼠、与狗争食甚至生啖人肉,抗拒她曾效忠的一切——过世的丈夫、有罪的搭救者以及接纳她的阶级。然而,在回归文明世界的曙光到来时,她不知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

————————————

媒体热评:

“阅读帕特里克·怀特……就是去触碰那权力的根源,去穿越一个全新的世界,以锐利的目光重审男性和女性。”

——《每日电讯报》

“一次圆满的成功……这是他极好的小说之一。”

——《泰晤士报》

“从他战后所写的那些主要小说中,能够感受到个人在追求‘寓意与布局’时所会有的痛苦与诚挚,这比任何当代的西方散文所要有的都更为强烈。”

——《星期日泰晤士报》

“《树叶裙》不只是一部简单的流放地故事。作者在编织故事时,考虑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关系,以及有关自由的多样图景。”

——《纽约时报》

名人推荐:

小说主人公的离奇经历正是澳大利亚自身的奇特魅力,它以强烈的戏剧性的情节,呈现出澳大利亚的多彩、神奇和五光十色。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手法的交织、语言上的精益求精的锤炼,都使这部小说成为上乘之作。

——邱华栋(著名作家)

在画面宽广的叙述中,帕特采用了高度浓缩的语言,锻词炼句,哪怕是细枝末节也不例外,同时,以极度的艺术夸张和微妙的心理描写,始终如一地追求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使真和美紧密相连,融为一体:美,是放射光华和生命、激发天地万物和各种现象的诗意的美;真,纵然一瞥之下可能令人厌恶和惊恐,却是它自身的揭示和解放。

——朱炯强(著名翻译家)

我看中了小说,或许更像是我把它作为将我这样一个由相互矛盾的性格组成的角色介绍给不肯轻易相信的观众的手段。

——帕特里克·怀特《镜中瑕疵》


帕特里克·怀特 (1912—1990)

Patrick White

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英语作家之一,因其“以融会了史诗风格和心理描写的叙事艺术,将一座新大陆引入文学地图”,而于197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怀特出生于英国伦敦,不满一岁时随父母回到澳大利亚悉尼。因自幼患有哮喘,多幽居独处。怀特在澳大利亚的农场度过了童年时光,1932年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法国与德国文学,读书期间出版了他的首部诗集《农夫与其他诗》。

怀特一生创作颇丰,出版有《人树》(1955)、《探险家沃斯》(1957)、《乘战车的人们》(1961)、《风暴眼》(1973)、《树叶裙》(1976)等长篇小说12部,中短篇小说集3部,此外还有剧作8部,以及诗歌、自传及未出版作品多种。怀特的作品笔触细腻、极富诗意,擅长在意识流及叙事之间自由切换,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晚晚_晚风
    如果说艾伦从农家女到贵妇人的蜕变是一次阶级转换,那之后丈夫在海难中的遇害,以及自己不幸沦为奴隶的遭遇,则是艾伦人生过程的一次重大磨砺,难以想象在那样艰苦的原始丛林里她是如何度过每一日的,更让人惊奇的是,她居然逃出来了!只是,身体是自由了,艾伦的灵魂却仿佛锁上了一层枷锁,这是她自己给予自己的束缚,就如同当初她在婆婆的关怀下学着当好一名贵妇人那般,现在的她则需要再一次融入社会,而首先,她要做的便是勇敢地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过去,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把握将来。2020-06-02
  • becharing
    can you love me allen2021-03-13
  • 芒藏
    在艾伦从土著部落逃出来快要回到文明世界的时候,她树叶裙里的戒指不见了,这不正是对流放地没有文明的一种暗讽吗?2023-12-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