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山水画拥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与社会、政治等外在因素息息相关,亦涉及人们内在心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文化层面,故而成为中国画史上最受尊崇的科目,引发众多讨论。

作者一面回顾始于10世纪、止于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种山水画变化的历史之余,更着重于在此过程中绕过传统画史独 尊“画家”的迷思,转而揭示“画家”与“观众”间互动关系的不同面貌,尤其聚焦于各个时代、甚或中日韩不同地域的山水画家们如何与其特定的社群观众建立起互动关系,促成各种值得注意的新主题诞生,于山水画史上带引出新的画意、新的境界。


石守谦,1951年生,艺术史研究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院士,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著有《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史论集》《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等专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下弦月
    山水画历史。所谓的观众其实是受众,前者有生产拥促山水画的意涵,而事实上石只有暗示,不足论证,换言之,未能言明山水画生产观众或是投合观众,石也承认资料的局限性…当然也没必要细究,石还是将其作为引子讲画史。借此预设,形式分析得以联系社会学,很有价值。2022-03-07
  • 小窗
    耗时半年。囫囵读完(止于第十章,清、民国与现代暂不读)。建构了一个初步的古典山水进化历史。较为客观地分析阐述了山水画与画者社会处境、时代背景、师承关系、审美潮流、观者的身份与地位等等之间的关系。粗读感觉山水的同质化生产比较严重,有革新者(如吴伟、石涛等)终究无法以一己之力变更发展或传承趋势,而复古之潮流却是多见且枝蔓众多(如黄公望到董其昌),理解或许可谓非常肤浅,需配合更深入或更主观的书籍尝试深读。3.12022-03-01
  • 虫小师
    功力太深厚了。朝鲜那一章颇有趣,看来朝鲜人自大又自卑从明清时期就开始了啊2022-04-0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