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从皇家废园到莘莘学子的梦想之地,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经历了怎样的建造过程?

未名湖畔的诗意景观险些被从校园规划的蓝图上永远抹去,博雅塔“中国式外壳”的建造本是一场耗资不菲的实验。“中国建筑复兴”的号召下,对于“什么是真正的中国样式”,燕园的缔造者们争论不休,规划者和实施者的分歧贯穿始终。

在这段往事中,有说着流利英语的国学大师、深爱着中国园林的异国教授、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对建筑问题负有责任的化学家,还有号称在内务府干过活的工匠……《从废园到燕园》以一手史料、百余幅图片,再现他们的合作、争执、博弈、妥协,以及在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狂澜中,燕园一步步拥有如今湖光塔影的历程。

*名家推荐

茂飞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关键建筑师之一,由他开创的以清代官式建筑造型结合现代技术的“适应性建筑”设计之路影响深远。唐克扬撰写的《从废园到燕园》借助大量的第一手史料,讲述了茂飞“适应性建筑”的代表作燕京大学校园及校舍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故事。除揭示了茂飞独到的设计意匠之外,他还告诉我们,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不仅是风格和意象演变的诗篇,其中也交织着工程本地化和项目各方精神与物质利益关系互动的插曲。

——路易斯维尔大学摩根建筑讲席教授 赖德霖

这是从历史的尘埃中拂拭出来的图景。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李公明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SeaHoney
    十分精彩!尤其关于燕大校园生活的部分,生动有趣,值得观览。建议唐老师以后写一组关于南科大校园的系列文章,讲讲他自己的那些充满奇思妙想的设计,就可以做到“南北呼应”了。2022-04-11
  • 南国北郭
    虽然书中有很多关于建筑的东西不大能够看懂,但是关于历史的部分,以及作者对于历史的解析与思考,会让我忍不住看上两遍 。我觉得对于燕京大学最好的评价,或许就是书中用到的那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吧。2022-09-28
  • 空空
    一本充满故事的大学校园史:前半部分是投资方教会、管理者、规划者、建筑师和工程师的故事,与一般时过境迁后对美好校园的描述中充满的迷思(myth)不同,作者还原了这一过程中的困难、龃龉、算计和妥协,但建筑似乎是妥协的艺术,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基础,茂飞在华作品中最富盛名者,原来完成的过程有如此多曲折。后半部分则是校园使用者的故事,有名流学者、几代青年学子、不同时代的风气和这个校园内部生活样态的转变。后半部分其实并不新鲜,但充满诗意、情感和记忆。2022-11-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