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童寯,字伯潜,中国当代杰出的建筑师、建筑教育家。依他的故友、著名建筑师陈植的看法,“老童是中国建筑界在理论、创作、著述、绘画方面唯一的杰出全才。”

青少年时,童寯曾师从于桐城吴闓生,打下深厚的古文功底,对中国古典诗词也颇有研究,倾心于其中淡泊隽永的意境。后又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汤定之,娴熟于传统的绘画六法。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期间,屡次在全美建筑系学生设计竞赛中获奖。自美欧游学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中央大学建筑系,并与赵深、陈植合组“华盖建筑师事业所”,与杨廷宝、陆谦受、李惠伯并称为中国建筑师中的“四大名旦”。

1952年,随着院系调整的一纸命令以及私营企业的全面解体,童寯逐渐远离了公众视野。甚至在很多年以后,新一代年轻人只知道南京工学院中大院一楼阅览室里有一个老人,他的生活如同标准座钟一样准,总是坐在某个固定的座位上查资料。他称自己为钟。这个可能因为他像钟一样准时,在固定的位置一坐一天像座钟。

1955年,中国科学院第一次评选院士(学部委员),建筑领域有三位院士,一位在清华(梁思成),两位在南工(杨廷宝、刘敦桢),”建筑四杰”里只有童寯不是院士,也没有任何官职。他的圈子小得只剩下南工建筑系的一张书桌,他的学术视野却包罗古今中外: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考证(《江南园林志》、《造园史纲》),到东西方建筑的比较(《西方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再到雕塑、绘画史的研究(《中国绘画史》、《中国雕塑史》)。

1983 年 3 月 28 日,童雋在南京逝世。家人反复商议后决定在墓碑上只刻上姓名和生卒日期。童寯曾经为自己刻过一枚私章:童寯建筑师。然而去世时,他放弃建筑师的职业已 30 多年。

童寯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材料。而关于童雋自身的记录却寥寥无几,这也是张琴写这本《长夜的独行者》的初衷。在张琴看来,不管自己或别人,以童雋为题做了什么写了什么,他其实并不在意。《长夜的独行者》只是在整理,在作者所及的资料范围,把相关人的回忆串联在一起,以呈现一个鲜活真实的童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HalloZen
    長夜無明,借光為炬。2018-10-30
  • azure 祖
    2018年的最后一本书,也是2019年的第一本。 高山仰止,是自鸣钟也是长夜里的灯塔,除此之外无其他可谈。2019-01-01
  • 糖栗栗
    花大半天读完这本小书。看的全身发紧,为自己汗颜。此刻说什么都觉得俗。孜孜不倦的智者;家国的责任;学界大家之间的温暖情意;精神呼应的挚友;淡然的处事态度…都像锤头一样重击我心。给自己说:要坚持多读书,读书是最好的毒品,从中获得的快乐是持久的,读书可以避开空虚、混乱和浮躁。谢谢推荐书的朋友。2019-04-0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